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 (魏晋南北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 (魏晋南北朝).doc

  木兰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在汉朝的历史上出现的奇女子并非少数。例如西汉楚公主刘解忧和她的侍女冯嫽深入西域五十多年,安定乌孙,击败匈奴,振大汉天声于域外,完全当的上女英雄这三个字。不过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带过兵打过仗的女子,所以对这些著名人物就不得不割爱了。   汉朝末年爆发了震动全国的黄巾起义。不过,与其他农民起义不同的是,这次起义中并没有杰出的女首领的纪录。由于年代的久远,我们现在对于黄巾起义的认识只能来自很少的几部古籍。黄巾起义又失败的极快,所以即使有杰出的女将,大概也湮没无闻了。更何况,接下来的是人物荟萃的三国时代。对比如曹孟德、刘备之类的人物。除非有过人的战绩,史官才会在史册上为女将留名吧。《三国演义》中倒是有一位“祝融夫人”,不过这是小说,这里不取了。   不过,史册没有留名,并不等于这时就没有女战士了。自184年黄巾起义起至唐朝623年再次大一统,中国历经了439年的战乱。中间虽然有西晋和隋的短暂统一,但是旋即又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和隋末的军阀混战。这段400多年的战乱虽然给后世留下了撰写《三国演义》之类小说的素材,但是对当时社会的破坏是惊人的。人口锐减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公元157年东汉鼎盛时人口达五千六百多万,大动乱后的公元260-28O年,魏、蜀、吴三国人口总数才760余万,不及原来的七分之一。王粲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就是对当时惨象的写照。由于连年的战乱,只征招男子当兵自然不够用,所以木兰的传说产生在这个400年的动乱时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木兰的事迹现在主要记载在《木兰辞》中。对于历史上是否真有木兰这个人依旧众说纷纭。否定者认为这首诗不过是民间传唱不能作为信史。但是如果以这个标准,希腊的《荷马史诗》也不能作为信史,但是谢里曼却依此发现了特洛伊古城。   《木兰辞》是经过整理的北朝乐府。北朝乐府中的很多诗篇都是从少数民族的传唱译为汉语后记录下来的。例如《敕勒川》这首民歌就是从鲜卑语意译而成。其原貌如何,无人知晓。《木兰辞》是否也是这样,不得而知。肯定木兰存在的学者们往往纠缠于木兰的民族问题。由于人口的大量减少,少数民族遂乘虚而入,填补真空。国家出于充实赋税的考虑也不得不大量接纳少数民族移民。在某些地区,例如关中,少数民族的比例甚至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见江充《徙戎论》)。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实行全民皆兵的制度,女子和男人一样要接受军事训练,上阵杀敌。所以,木兰如果真有其人,她是少数民族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其实木兰属于汉族还是五胡中的一支又有何重要?经过一千多年之后,汉族和五胡早已融为一体了。   不过,如果《木兰辞》真是少数民族的史诗的话,则其原文和内容必定要比现在看到的版本长的多。中国现存的几大少数民族史诗如《格萨尔王》、《江格尔传》等都是宏篇巨制。原因无他,口口相传的史诗无需顾忌书写工具的限制。而汉族长期使用不方便的竹简木牍,文字遂不得不精炼。诗更加如此。南北朝时期,纸张虽然已经开始普及,但是负责纪录《木兰辞》的文人恐怕未必有心思将异族的东西作逐字逐句的翻译。现在看到的《木兰辞》倒更像一部章回小说的目录。当然,这并不是说木兰的故事就失传了。后世大量有关木兰的小说,戏曲和民间传说可能就是基于没有纪录在《木兰辞》中的部分演变而来的。   肯定木兰存在的学者们又对木兰的姓名和生活的年代争的一塌糊涂。光是木兰的姓就有“魏”、“朱”和“花”三种主要说法,还有说她其实是复姓“木兰”或“木兰”其实是“慕容”的转音的。而她生活的年代也贯穿整个400年的乱世从汉末,五胡十六国直到唐初。在中国的民间传说和戏曲中,木兰都姓“花”。而小说如《木兰奇女传》等则作“朱”,清代《河南通志》等地方史志则认为她姓“魏”。当地供奉的所谓“昭烈小娘子”就是被封为“孝烈将军”的木兰。   说到木兰,不能不提一下《木兰奇女传》这本小说。此书又名《忠孝勇烈奇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不详,成书年代大约在明清之际。小说的作者认为木兰是隋末唐初人,姓朱,家住黄陂。木兰代父从军后,为唐太宗李世民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唐太宗后来封其为“武昭公主”。   在《木兰辞》中,木兰的结局是美好的: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谢绝了天子的赏赐,回到故乡又过起正常的女儿生活。但是在小说《木兰奇女传》中,木兰的下场就没有那么美妙了。唐太宗某日梦见一只大鹦鹉落自天而下,日月对照。鹦鹉集于李树上,将李树花叶尽行披落。招术士解梦说鹦鹉就是武字,日月对照则是昭字,将来灭唐的一定是“武昭公主”木兰。于是太宗决定骗木兰入朝,在中途将其杀害。木兰见使臣来到,预料到太宗相逼,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就自杀身亡了。小说中对木兰自杀的一段描写颇有震撼力,姑且抄录如下:   “木兰即望阙而拜曰:“父兮母兮,生我鞠我。乳哺劬劳,曷其有极。为今之故,尽了性

文档评论(0)

eorihgvj5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