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及故事类作文及例文预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运用“因果探究法”分析。 追溯事物的根由,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就是因果探究法。在审题时,只要抓住材料中的因果联系,就可准确立意。 在具体操作时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找出事件中的结果与原因; 第二步,由果及因,或由因及果,具体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第三步,选择最佳的切入角度与立意方向。 1、一果一因,这个因就是唯一的立意方向。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材料呈现方式,文题所给材料情节单一,原因结果清楚明了。在审题时,既可从事件本身分析导致最终结果的原因,也可从原因入手探讨事件的结果,但必须牢牢抓住原因,因为它有可能是唯一的立意方向。 【示例】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着:“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200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着:“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400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鹦鹉毛色光鲜,非常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突然他发现了一只毛色暗淡散乱的老鹦鹉,标价800元。这人赶紧把老板叫来,问:“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会。”这人奇怪了,又问:“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的它,会值这个价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通读材料,会发现材料中的一果一因非常明显。“果”是一只老鹦鹉标价800元,即“价高”。“因”是“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价高”是因为 另两只鹦鹉叫它“老板”,“老板”导致“价高”。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者,不一定能力有多强,只要懂管理,善于用人,就能团结并领导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据此,思考方向可确定为:领导者不一定是能力最强的人,但一定是善于用人懂管理的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应该有正确的人才评价观,等等。 2、一果多因,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有些寓言故事类材料表达的是一种结果,但呈现的原因却有多种,这时,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在写作时要个体分析,抓住这些原因与结果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各自特点,选择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 3、多果多因,要找出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视角。 有一些寓言故事类材料,由多人、多事或多物构成,情节曲折,层次繁复,内涵丰富,初看似乎无从下手。但不管什么事物,其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是其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要耐心梳理各种因果关系,然后找出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 【示例】海啸过后,沙滩上出现了许多鱼。它们的内心充满了无奈与痛苦。有的鱼自暴自弃,在寂寞的等待中结束了生命。有的鱼不停地跳跃,想回到碧蓝的大海中,但没过多久,就累死了。有的鱼,知道回去已不可能,便努力呼吸适应没有水的新环境,在呼吸中长出肺,鳍也变成了四肢。于是,它们开始了陆地上的美好新生活。 我们都向往幸福的生活,就像沙滩上的鱼向往海水一样。然而,有时我们魂牵梦萦的那汪碧蓝,却让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个材料比较复杂,采用“因果探究法”,理清材料中的各种因果关系,是比较实用的立意方法。最好从“为什么”入手,追本溯源。 第一层次,前两种鱼为什么死了?原因很简单,或是“自暴自弃,在寂寞的等待中结束了生命”,或是“不停地跳跃,没过多久,就累死了”。 第二层次,后一种鱼为什么活下来?因为“努力呼吸适应没有水的新环境”。 第一种鱼属于悲观型,自暴自弃,在等待中死去。由此可以立意:应积极应对人生困境;坐以待毙,不如起而行动;用行动改变现实。 第二种鱼属于盲目型,路行不通,但仍盲目拼命,由此可以立意:做事要讲究方法;要勇敢,更要有智慧。 第三种鱼属于理智型,它努力适应,成功转型,由此可以立意:在适应中学会成功转型;转换思维天地宽;从改变自己开始。 总结: 文无定法,文成法立。立意也是如此。立意方法的实质是思维方法问题。我们只有从封闭、单向、僵化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培养和建立开放、多元、动态的思维方式,才能找到富有个性的立意方法。 二、实战演练。 阅读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自主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头驴子和一匹马到某磨坊去应聘推磨工作。结果,驴被选中,马遭淘汰。 一年以后,这匹马被伯乐相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千里马。 磨坊的主人闻讯以后,后悔不迭地跑去对千里马说:“你如此能干,当初我居然没有聘用你,我真是有眼无珠呀!” “ 幸亏当初没被你聘用。”千里马说,“不然,我现在就不会成为千里马,而是变成一头推磨驴了!” 开头应引述材料,提出论点。 范芳瑞 《错过也许意味着新生》 驴和马去应聘推磨工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