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说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10月25日,山西煤炭工业厅和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早一步宣布,首批19家重组煤企已获得国土资源部门的“采矿许可证”。国有资本注定掌握主导权,这种小煤矿整合模式被外界称为“国进民退”。一夜间,活跃在山西煤矿的500亿浙资去向未卜。 2007年,温州人陈浩瀚(化名)前往山西,投资2.28亿经营起了一个30万吨规模的煤矿。如今,这个煤矿被列入兼并重组整合的名单,而且被指定了兼并方。“我们与附近的霍州的一个煤矿将被整合为1个矿井,必须由霍州某集团来收购。”他说。   陈浩瀚也说:收购价格被相关部门一刀切,评估为6500多万元,另外加上有限的采矿权价款统一补偿。也就是说,他的损失超过2亿元。 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吴族春系统梳理了山西煤炭重组的状况,他说,重组整合后,山西形成了以股份制企业为主要形式,国有、民营并存的办矿格局。在该省整合后保留的1053处矿井中,国有、民营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分别占19%、28%和53%。在小煤矿退出的同时,山西省太钢、焦炭集团、能源产业集团、国际电力集团等不以煤炭为主业的大型国有企业,也全部退出了所办煤矿的控股权。   此次整合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现有煤矿将被压减2/3以上。“如果规定单井规模不低于90万吨,浙商投资的煤矿基本要被整合或关掉。”吴族春对此不无担忧。 2000年前后,温商携带巨资涌入山西,大举租赁承包及参股收购中小煤矿。这是浙商较大规模到省外投资矿业的第一波。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浙商拥有山西省中小煤矿采矿权中煤炭储量的65-75%。但2005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山西省取缔了关闭非法违法煤矿1304处,停产整顿了1510个矿井。 2009,《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全力推进山西煤炭产业整合:到2011年,山西全省煤炭矿井总数由2598座减少到1000座,到2015年减到800座,保留矿井要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开采,煤矿职工要全部培训到位。 金融风暴发生后,“国进民退”成为抢眼的字眼。同时,也引来了两派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派以“中国成为拯救金融危机的火车头”为依据,认为国进民退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应高度肯定。另一派则认为这是一股逆流,是对产权制度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倒退,应尽快剎车。   以煤矿为例,不妨来算一笔账,一座120万吨产能的煤矿需要投资20亿元,资金成为民营企业家很难继续在山西生存下去的重要原因。但实际上,国有企业也没有足够多的现金,主要靠国家信贷支持,银行信贷的优势是民营企业无法比拟的。这些使煤炭行业的国进民退成为必然。 矿产资源管理的措施 1、制定并逐步完善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中国现已建立了以宪法为基础,由矿产资源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构成的矿产资源法律体系。 1982年以来,中国立法机关陆续颁布实施了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中国政府发布实施了《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等20多项配套法规和规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确立了中国矿产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为实行依法行政、依法管矿、依法办矿提供了法律保障。 2、深化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为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中国对矿产资源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转变并加强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 1950—1981年,矿产资源的管理职能由原地质部和有关工业管理部门分别承担,地质部门主要承担组织开展全国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和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职能,有关工业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矿产资源的开采活动。 1982年地质部更名为地质矿产部,负责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和地质勘查行业管理。 1988年和1993年政府机构改革时,进一步明确地质矿产部对地质矿产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对地质勘查工作进行行业管理,对地质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督管理,以及对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和监督管理等四项基本职能。 1996年1月成立全国矿产资源委员会,以加强中央政府对矿产资源的统一管理,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 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将原国家计委和煤炭、冶金等有关工业部门的矿产资源管理职能转移到国土资源部,实现了全国矿产资源的统一管理。 目前,全国90%以上的地(市)和80%以上的县建立了地矿行政管理机构。 3、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矿产资源规划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指导性文件,是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