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七年级班同学对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探究性学习以下是达成的共识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南方地域辽阔
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大量劳动力
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安定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南方地域辽阔”与经济发展原因不符,排除含②的选项。D正确。
2.(2015·苏州中考右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南朝唐朝
宋朝元朝
3.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这是因为苏州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
A.汉朝隋朝唐朝宋朝
4.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体现宋代农业生产工具进步的是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题干限定条件是宋代,A使用于战国时期,B、D是唐朝时出现的生产工具,C是宋代的农业生产工具。
5.两宋时期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是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辨析能力。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
6.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
A.杭州 泉州 景德镇 广州
7.宋朝人的书中记载道“昔汴都即北宋都城东京数百万家尽仰依靠石炭古时称煤为石炭无一燃薪柴者。”下列内容与该材料对应的是
A.丝织业制瓷业冶铁业采煤业
8.(2015·漳州中考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秦朝汉朝北宋南宋
9.宋朝时期地处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它们还是当时的
A.重要粮仓著名瓷都
著名大商港丝织业中心
10.(2015·济宁学业考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下面这样一组图片进行探究学习你认为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民族政权并立
宋代商业繁荣宋代民族融合
【学法指导】歌谣记忆本课内容
唐朝、五代、宋时期,经济重心向南移,北人南迁搞开发,带去技术和劳力,水稻棉花发展快,丘陵茶园遍地起。手工业,很繁荣,丝织棉织高水平,浙江哥窑冰裂纹,著名瓷都景德镇,广州泉州造船业,造船技术世人惊。开封杭州兴商业,买卖昼夜声不绝,海外贸易超前代,广州泉州名世界,北宋四川出“交子”,纸币流通就开始。
11.右图是王弘力所作“古代风俗百图”之《瓦肆内说书图》图的右边配诗中写道“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下列关于“瓦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在宋代繁华都城
市民阶层扩大的产物
是供人们娱乐的场所
市民买卖交易的店铺
二、非选择题
12.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的文章
(1)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江南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三中的“苏湖”在当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的品种是什么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
(4)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解析】解答第(1)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根据材料二中的“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南朝时农业、手工业发达。根据材料三中的“实仰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可知宋代江南农业迅速发展,财政收入依靠南方。根据材料一中的“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可知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第(2)题,宋代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使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第(3)题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到南宋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依据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归纳、总结启示。
答案:(1)状况: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丝织业发展起来;宋代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
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2)重要的粮仓;占城稻。
(3)经济重心南移;南宋。
(4)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重视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等。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11月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福建版)理综卷(答题卡).doc
-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试卷解析(精编版)(原卷版).doc
-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文科综合(政治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原卷版).doc
-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卷解析(精编版)(原卷版).doc
-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doc
-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原卷版).doc
-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卷解析(精编版)(解析版).doc
-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文科综合(政治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doc
-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卷解析(精编版)(解析版).doc
-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卷解析(精编版)(原卷版).doc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doc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doc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doc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开运河 创科举”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doc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 盛世危机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doc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抗击西方殖民者入侵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doc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doc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doc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同步检测(含解析) 岳麓版.doc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同步检测(含解析)岳麓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