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机体对药物作用—药动学 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也称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转运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 ●药物消除指代谢变化过程(生物转化或药物的代谢)及排泄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及药物跨膜转运 一、细胞膜的结构 生物膜是指细胞外表的质膜和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膜如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和溶酶体膜等的总称。膜的基本结构是以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表在蛋白和内在蛋白。 二、 药物的跨膜转运 (一)被动转运 是指药物分子只能由浓度高的一侧扩散到浓度低的一侧,其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浓度梯度)成正比。浓度梯度愈大,转运愈容易。当膜两侧的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时,就无净转运。 此种转运不需消耗ATP,无饱和现象,只能顺浓度差转运。可包括简单扩散和滤过。 ●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浓度梯度); ●分子量的大小; ●药物极性高低; ●在脂质中的相对可溶性和膜的通透性。 1. 简单扩散 又称脂溶扩散,脂溶性药物可溶于脂质而通过细胞膜。多数药物是弱有机酸或弱生物碱,药物在体液中可部分解离,解离型极性大,脂溶性小,难以扩散;非解离型极性小,脂溶性大,而容易跨膜扩散。 非解离型药物的多少,取决于药物的解离常数(Ka)和体液的pH。 (1)弱酸性药物 在酸性环境中不易解离,容易通过生物膜; 在碱性环境中易解离,不易通过生物膜。 (2)弱碱性药物则相反。 2. 滤过 又称水溶扩散,是指直径小于膜孔的水溶性的极性或非极性药物,借助膜两侧的流体静压和渗透压差被水携带到低压侧的过程。滤过是指有外力促进的扩散,如肾小球滤过等。 3. 易化扩散 又称载体转运,特点是有特殊载体,不需要ATP,只能顺着浓度差移动,且有较高的特异性,并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通过细胞膜上的某些特异性蛋白质-通透酶帮助而扩散; ●膜上存在多种离子通道蛋白,如Na+ 、K+ 、Ca2+ 电压依赖性通道(VDC)主要受膜两侧电位差的影响; ●化学依赖性通道(CDC)主要受化学物质决定。 (二)主动转运 又称逆流转运,特点是分子或离子可由低浓度或低电位差的一侧转运到较高的一侧。如Na+- K+- ATP酶(钠泵),Ca 2+-Mg2+-ATP酶(钙泵),质子泵和儿茶酚胺再摄取的胺泵等。其特点为: ●转运需要膜上的特异性载体蛋白; ●因由低浓度或低电位差的一侧转运到较高的一侧;需要消耗ATP。 ●转运能力都有一定限度,可发生饱和现象; ●由同一载体转运的两个药物间可出现竞争性抑制作用。 (三)膜动转运 1.胞饮 又称吞饮或入胞。某些液态蛋白质或大分子物质,可通过生物膜的内陷形成小胞吞噬而进人细胞内。 2.胞吐 又称胞裂外排或出胞,如递质释放及腺体分泌。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药物的吸收和影响因素 (一)药物的吸收 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人血液循环的过程。 1. 消化道吸收 ●药物从胃肠道粘膜吸收,主要通过被动转运。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后,都要经过门静脉进入肝,再进入血液循环。 ●少数药物还可经舌下给药或直肠给药,而分别通过口腔、直肠和结肠的粘膜吸收。虽然吸收表面积小,但血流供应丰富,吸收也较迅速,并可避免首过效应。 2. 注射部位的吸收 经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肌注比皮下注射吸收快。水溶液吸收迅速,油剂、混悬剂或植人片可在局部滞留,吸收慢。 3. 呼吸道吸收 小分子脂溶性、挥发性的药物或气体如乙醚、异丙肾上腺素气溶胶等及气雾剂,可从肺泡上皮细胞迅速吸收。 4. 皮肤和粘膜吸收 完整的皮肤吸收能力差,外用药物主要发挥局部作用。粘膜远较皮肤的吸收能力强。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药物的理化性质 水和脂类均不溶的物质很难吸收;pH影响药物的解离度而影响吸收。 ●首过效应 (第一关卡效应)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要经过门静脉到肝,再进人体循环。有些药物在通过胃、肠粘膜及肝时极易代谢,故进入体循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首过效应。如硝酸甘油的首过效应可灭活约90%,因此口服疗效差,舌下给药可避免首过效应。 ● 吸收环境 胃的排空、肠蠕动的快慢、胃内容物的多少等也影响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如胃肠的蠕动加快,药物很快通过胃到小肠,药物起效快,但在小肠滞留时间短, 经粪便排出也快,因此可能吸收不完全。反之则相反。 二、药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药物吸收后,通过各种生理屏障到体内各处。药物经血液转运到组织器官的过程称分布。影响的主要因素如下: 1. 与血浆蛋白(白蛋白为主)结合:药物 在血浆中有血浆蛋白结合型及游离型。仅游离型药物才能转运到作用部位产生药理效应,结合型药物与游离型药物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游离型药物与药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