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地球
太阳系的行星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在绕太阳运动的前提下,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而形成为其所在空间的最大天体;2、具有足够大的质量,能依靠自身的引力使形状成近似球形;3、内部不发生核聚变反应。(P12)
矮行星:指围绕太阳运动,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固体应力而使自己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冥王星是典型代表。(P14)
地球自转的意义:1、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2、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3、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4、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5、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P25)
★根据开普勒定律,在单位时间内,日地连线在地球轨道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所以,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大,在远日点最小。(P28)
地球轨道面:在地球轨道上并通过地球中心的一个平面,地轴并不垂直于这个轨道面,而是与之成66o33′交角。(P28)
黄道:太阳位于地球轨道面上,从地球上看来,太阳好像终年在这个平面上运动,这就是太阳的视运动。太阳视运动的路线叫做黄道,黄道所在的面就是黄道面。实际上,黄道面和地球轨道面是重合的。赤道面与黄道面约为23°27′交角,即为黄赤交角。(P28)
极移:由于地球质量分布不均匀,真正的极点位置常常发生变化,因此自转轴又将围绕新极点旋转。这种现象就是极移。实际上也就是地球的自由章动,或者按发现者的名字,称为钱德勒章动。(P31)
赤道:通过地心并和地轴垂直的平面与地表相交而成的圆,就是赤道。(P31)
纬线:所有与地轴相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而成圆,就是纬线。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赤道是最大的纬圈。(P31)
纬度: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也可表示为: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位于赤道以北的点的纬度叫北纬,记为N;位于赤道以南的点的纬度称南纬,记为S。180°的经线,一条经线则只是一个半圆弧。所有经线都在两极交会,所以经线都是呈南北方向,长度也彼此相等。(P32)
经度: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本初经线之间的角距,亦即这两个经线平面在地轴上的夹角。也可定义为地球面上一点与两极的连线与0度经线所在平面的夹角-固界面,而海岸带成为三相界面;各界面上的物质相互渗透,三相物质相互转化,形成多种多样的胶体物质和溶液系统。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各种地貌形态,等等。这些表成物质乃是地球表层这一有序系统的负熵[shāng]增长表现。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如水循环、地质循环、化学物质循环等,井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P40)
第二章 地壳
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即元素的丰度。解理岩石:按一定而成的,根据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岩浆侵入岩喷出岩(火山岩)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层理:是指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表现出来的成层性。成岩过程:先成岩石的破坏(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四个阶段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再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等四个而形成岩石,称沉积岩。、、变质作用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反映沉积环境的岩性、结构、构造、化石及其组合特征叫做岩相。通常分为:海相、陆相和过渡相,以下又可各自细分。沉积建造:是彼此共生关系的地层或岩相的组合,或岩性大致相同的沉积物组合。类型有地槽、、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质运动的形迹。引起地质构造的力主要有压应力、张应力、扭应力三类构造。分别形成压性、张性与扭性构造。层次岩石受地应力的作用后,构造变动表现最明显,主要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肖申克的救赎赏析讲述.pptx
- 肖娅萍-骨通道技术讲述.ppt
- 五年级上册习作三(介绍一种物品)讲述.ppt
- 逍遥游课件讲述.ppt
-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清华版2015秋)讲述.doc
- 逍遥游全文翻译+理解性默写讲述.ppt
-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课件讲述.ppt
- 逍遥游训练题课件讲述.ppt
- 逍遥游优秀课件讲述.ppt
-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讲述.ppt
- 初中地理地貌特征解读与地理科普教育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知识清单:饮食健康.pptx
- 化学学习中的化学反应机理解析与实验操作技巧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情境模拟教学法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历史三角函数在历史地理测量中的应用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培养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管理会计课件 4进行资本结构决策.pptx
-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多元文化视角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