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06-3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无筋扩展基础与扩展基础的设计计算 基础底面面积的确定: 基础底面积的确定步骤 本节完 2.无筋扩展基础的结构设计 刚性角的要求 例、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本节完 3.扩展基础的结构设计 (1)墙下条形扩展基础的结构设计 本节完 (2)柱下独立扩展基础的结构设计 配筋的弯矩计算 例2 扩展基础设计 本节完 第六节 柱下条形、筏型、箱型基础 1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 共同作用的概念 2 常用地基模型 1) Winkler地基模型 2) 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3) 分层地基模型 本节完 3 弹性地基上梁的分析 弹性地基梁法 2 柱下条形基础 (1)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 2)肋梁高度H应由计算确定,初估截面时,宜取柱距的1/8~1/4,肋宽b0应由截面的抗剪条件确定,且应满足图e的要求。 (2)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 2) 翼板的计算 3)基础梁纵向内力分析 3 柱下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的计算 4 筏形基础与箱形基础设计简介 (1)概 述 (2)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的构造 2)箱形基础的构造 (3) 地基计算 5)将第4)步得到的支座反力和以前计算所得的支座反力叠加,计算不平衡力,如果该值小于容许误差,转入第6)步,否则转入第4)步; 6)将上列循环过程得到的支座附近局部梁段的各次均布荷载与第1)步算得的地基反力叠加得到最后的地基反力,按连续梁计算梁的内力并进行截面强度检算和配筋。 当上部荷载较大、地基土较软弱,只靠单向设置柱下条形基础已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要求时,可采用沿纵、横柱列设置交叉条形基础,又称十字交叉梁基础或交梁基础。 柱下十字交叉梁基础可视为双向的柱下条形基础,其每个方向的条形基础的构造与计算,与前述相同。 只是由柱传来的竖向力由两个方向的条形基础共同承担,故需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分配;而柱传递的弯矩Mx和My直接加于相应方向的基础梁上,不必再做分配,即不考虑基础梁承受扭矩。 竖向荷载在正交的两个条形基础上的分配原则应满足两个条件:静力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 第一个条件指在节点处分配给两个方向条形基础的荷载之和等于柱荷载,表示为: Fi=Fix十Fiy 第二个条件指分离后的条形基础在交叉节点处的挠度应相等,表示为: Wix=Wiy 为简化计算,一般采用Winkler地基模型,并略去其他节点的荷载对本结点挠度的影响。 筏形基础是指柱下或墙下连续的平板式或梁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亦称筏板基础、片筏基础或满堂红基础。 将基础做成一块等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平板,即平板式筏形基础,板上若带有梁,则称为梁板 式或肋梁式筏形基础。 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式中的C1~C4为待定常数,决定于梁的边界条件。 梁的类型划分标准 根据分析的结果,实用中可按下述标准划分梁的类型: 1)无限长梁——荷载作用点距梁两端的距离均大于或等于?/?的梁; 2)半无限长梁——荷载作用于梁的一端,长度大于或等于?/?的梁; 3)有限长梁——长度大于或等于?/(4?),但小于?/?的梁; 4)短梁——长度小于?/(4?)的梁。 弹性地基梁的弹性特征值(弹性地基梁的柔度特征值) 特征长度 短梁(刚性梁) 有限长梁(中长梁) 无限长梁(柔性梁) 柔度指标 4 几种典型情况下梁的计算 1)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无限长梁 边界条件: 注意: 通解: 无限长梁承受集中荷载F0作用时,可将坐标系的原点设于F0处,从而可以利用对称性。于是边界条件可以写为: 1)x??时,w=0; 2)由对称性,当x=0时,?=dw/dx=0; 3)由对称性和平衡条件, 在x=0处的左右截面上 的剪力的量值相等,均为F0 /2。 由1),得到C1=C2=0,于是: 微分后引入边界条件2),有: 所以有: 再由边界条件3),有C =F0?/2kb,所以 这就是无限长梁承受集中荷载F0作用时的基本解答。 对上式求导,利用下述微分关系 可以求得梁在任意截面处的位移和内力,再由Winkler地基模型可以确定地基反力p=kw,结果如下: 上述公式只适用于x?0的情形,对于x0(即梁的左半段)的情况,应利用对称性求解。 1)x??时,w=0; 2)x=0时,w=0; 3)由对称性和平衡条件, 在x=0处的左右截面上的弯矩的数值相等,均为M0/2,但按材料力学的规定,两者的符号相反。 2)集中力偶作用下的无限长梁 梁上只作用力偶M0时,梁的边界条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