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因工程原理 任课教师:杨艳华 ? 总成绩计算:平时成绩20%(考勤10%+个人讲述10%)+试卷80%(闭卷) 考勤制度:不定时抽查 2次无故旷课 平时成绩为0 3次无故旷课 总成绩为0,需补考 请假制度:正式假条 授课计划(32学时) 绪论(4) 基因工程基本操作(2) PCR技术及其应用(4) 蛋白质和核酸分析技术(2) 基因工程的工具酶(2) 基因工程的载体(4) 基因克隆、基因文库的构建和重组体的导入和筛选(2) 克隆基因的表达(2) 基因组测序与序列组装(2) 基因组序列诠释(2) 基因工程前沿讲座(6) 参考教材: 孙明 基因工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晋麟 基因工程原理 科学出版社 吴乃虎 基因工程原理(上、下)科学出版社 绪 论 提纲 一、生物技术的兴起 二、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三、细胞工程 四、克隆羊技术 五、生物芯片技术 六、人类基因组计划 七、生物技术面临的严肃课题 一、生物技术的兴起 生命科学成为当今世界自然科学的热点和重点,主要由于两方面的原因: (1)二十世纪后叶,分子生物学领域一系列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2)建立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的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利益和财富。 基因及其现代概念 基因工程的诞生 基因工程的成就 基因工程的特征 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 基因工程的安全性 基因工程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的商业化特点 转换 颠换 同义替代 非同义替代 无义突变 密码子偏倚 Multiple hits Orthologous genes Paralogous genes 移动基因(movable gene) 人的α-及β- 珠蛋白基因簇, Ψ表示假基因 重复基因(repeated genes) 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s) 或嵌套基因(nested genes) (二)、基因工程的诞生 基因工程诞生于1973年。 1973年Cohen等首次完成了重组质粒DNA对大肠杆菌的转化,同时与S.Boyer合作,将非洲爪蟾含核糖体基因的DNA片段与质粒pSC101重组,转化大肠杆菌,转录出相应的mRNA。此研究成果表明基因工程已正式问世;并说明了质粒分子可以作为基因克隆的载体能携带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也说明了真核生物的基因可以转移到原核生物细胞中并在其中实现功能表达。 1、理论上的三大发现 (1)40年代发现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2)50年代搞清楚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和半保留复制机理。 (3)6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中心法则。 2、技术上的三大发明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zymes)的发现。 (2)DNA连接酶(ligase)的发现。 (3)基因工程载体(vector)的发现。 (三)、基因工程的成就 1977年,Itakara等使有活性的激素抑制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这是真核生物的人造基因首次在原核生物中表达。 1978年, Gooddel等使化学合成的人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1979年,Gooddel等使人生长激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 1980年,Nagata等使干扰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 1981年,从遗传工程菌获得的新产物有动物口蹄疫疫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核心抗原以及牛生长激素等。 …… (四)、基因工程的特征 跨物种性 外源基因到另一种不同的生物细胞内进行繁殖。 无性扩增 外源DNA在寄主细胞内可大量扩增,高水平表达。 (五)、基因工程研究的内容 从生物有机体复杂的基因组中,经过酶切消化或PCR扩增等步骤,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在体外,将带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连接到能够自我复制并具有选择标记的载体分子上,形成重组DNA分子。 将重组DNA分子转移到适当的受体细胞(亦称宿主细胞或寄主细胞) ,并与之一起增殖。 从大量的细胞繁殖菌落中,筛选出具有重组DNA分子的受体细胞克隆。 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导入寄主细胞,使之在新的遗传背景下实现功能表达,产生出所需要的物质。 基因工程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 基因工程如何“施工”? 不同物种的生物特性不同,其基因工程在操作上和具体技术上必然有所差异。 但技术核心都是重组DNA技术。 (六)、基因工程的安全性 1、基因工程的安全隐患 对环境的影响 重新组合一种在自然界尚未发现的生物性状,有可能给现有的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新型病毒的出现 制造带有抗生素抗性基因或致病毒能力基因的新型微生物,有可能在人类或其它生物体内传播。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