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徐姗 一、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引例】近年来,中美贸易差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根据中方的统计,中国从1993年对美贸易出现顺差,两国贸易差额为62亿美元,2007年增加至1633.2亿美元,较14年前增长近27倍;而根据美方的统计,美国从1983年对华贸易出现逆差,两国贸易差额为4亿美元,而2007年则达到2862.3亿美元,24年增长了近713倍。那么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发展。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国国民经济内部分工冲破国家界限,即出现了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 (二)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分工属于历史的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社会经济条件, 包括各国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国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 二是自然条件, 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国土面积大小等。 国际分工是劳动分工经过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 国际分工并不是所有社会形态共有的,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以下阶段: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 世纪。 生产力的发展, “地理大发现” 西欧国家推行殖民主义 2.国际分工的雏形和发展——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 3.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 4.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5.国际分工的新趋势 (三)国际分工的类型(重点) 国际分工的类型是指各类国家参加国际分工的基本形式。按照参加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分工具有以下三种类型: 1. 垂直型国际分工 2. 水平型国际分工 3. 混合型国际分工 1.垂直型国际分工 垂直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农业与制造业、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之间的分工。 19 世纪建立的传统国际分工就属于这种分工。当时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广大亚非拉美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宗主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及食品供应地,并按宗主国的需要来安排生产与消费。 2.水平型国际分工 水平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迅速发展,发达国家之间在新兴工业部门内部的现代化生产中横向经济联系和协作生产加强,推动了水平型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也属于水平型国际分工。二战后,广大亚非拉国家取得政治独立。由于这些国家经济结构比较落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它们之间的分工主要表现为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专业化分工。 3.混合型国际分工 混合型国际分工即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从一个国家来看,它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既参与“垂直型”的分工,也参与“水平型”的分工,例如,德国是混合型国际分工的代表,它对发展中国家是垂直型的,而对其他发达国家是水平型的。 评论:苹果的可怕在于对全球产业链有效整合 “苹果”的聪明和可怕,不仅在于它超前的技术设计理念,而且在于它对全球范围内产业链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产业链本质上是社会分工的体现,对产业链的利用就是对社会分工网络的利用。 美国苹果公司生产的iPod、iPhone和iPad产品系列不仅改变了IT业的世界版图,而且引领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和消费方式,创造了一种文化。 iPad、iPod等的设计在苹果公司,但它的零部件供应和代工生产企业却分布在世界许多地区,它们要么拥有技术优势,要么拥有低廉的劳动力,要么拥有区位优势等。 以长度相当于一张信用卡、宽度仅相当于2/3张信用卡的iPod来说,其微型硬盘、解码器、PCB板等由日本东芝、韩国三星和荷兰飞利浦等国际知名企业提供。电池、充电器、触摸滚轮和耳机等主要由中国台湾和大陆的企业提供。这是就零部件的供应而言。就代工生产而言,苹果公司将iPod的代工生产资格给了4家中国台湾企业,分别是广达电脑、英华达电脑、富士康和华硕电脑。这些代工企业又主要通过在中国内地的生产基地生产,以充分利用中国内地的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就销售而言,苹果公司一是利用沃尔玛的销售渠道;二是通过专门设立的专卖店;三是通过寻求有意向的经销商和代理商进行销售。在整个产业链的协作下,小巧、轻盈的iPod在美国市场上亮相的售价为299美元。  iPod产业链上的收益分配大致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