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加里·贝克尔(Gary Stanley ,Becker,1930~2014年5月4日) 生平简介 1930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波茨维尔 1951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完成文学士学位学习 1953年,在芝加哥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55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0年,他在30岁时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 1967年,获美国经济学会授予的著名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1970年,起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授 1974年,任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 199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Becker,G.1964.Human Capital,第二版,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三、人力资本的概念 对人力资源进行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健康等投入所形成的价值。 质量评价体系: 体力:营养、医疗、保健 智力:思想与观念、知识与能力。 四、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1、收益递增;(对知识的投资会获得最高的利息。“知识越多越反动”) 2、个人所有(产权特性); 3、外部性:代际外部性、人际外部性; 4、投资主体与受益主体可以分离; 5、生活消费与人力投资界限不明显; 6、投资目的具有双重性。 五、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 投资来源:私人投资和公共投资; 具体途径: 1、教育: 早期教育 正规教育 职业教育 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 等。 教育只是一种手段吗?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1993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决议,“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成立,以思考21世纪的教育和学习问题。这部书就是其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终研究报告。 教育的四个支柱: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 学会生存 晏阳初(1890~1990)针对农民的四大教育 1916年入耶鲁大学。 1918年赴法国,服务华工。 1920年8月回到上海。接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智育部平民教育科工作。 1923年8月,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任总干事。 1926年起,先后在定县、衡山县、新都县、华西县开展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运动实验。 1940年10月,私立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在教育部正式备案成立。 1943年,在美洲各国高等学术机关举行的哥白尼逝世400周年纪念大会上,被推选为“世界上为社会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之一。 1945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扩充更名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1950年移居美国。 1950年12月,国际平民教育运动委员会成立。 1954年,接受当时菲律宾总统邀请,在菲律宾推行三年计划。菲律宾成为亚洲乡村改造示范国家。 1958年12月,提议建立“国际乡村改造学院”,设在菲律宾。 1965年,危地马拉和哥伦比亚两国均设立乡村改造促进会。 1967年,泰国乡村改造促进会成立。 1985年和1987年两度回国。 “我在美国是学政治经济的,到法国后,华工教育了我,使我认识到了苦力的力量。全中国人80%以上都是苦力,仅有少数不是苦力,但这少数人仍是靠苦力来穿衣吃饭的。我觉悟到,政治经济的基础是人民,如果这大多数苦力的苦不解除,苦力的力不开发,政治就不会上轨道,经济不可能发展,国家是没有办法的。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就是这个意思。” ——平民教育运动史,1946年。载《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332页。 针对农民的四大教育: 知识力——愚 生产力——穷 保健力——弱 团结力——私 (赛珍珠,晏阳初:《告语人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66页。) 五、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 2、医疗保健 3、就业迁移 4、移民入境 应避免无能力之人和简单替代;与此对立的是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美国加州威尔德农庄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农庄 新西兰人口分布 新西兰的牧场 新西兰的牧场 新西兰的农庄 4、人口的地理分布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5%,而常住人口只占全国的26.9%。 另见“胡焕庸线” 胡焕庸(1901~1998) 20世纪30年代,胡焕庸发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着重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特别是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在人口密度方面的鲜明对比。 我国东南部地狭人稠,而西北部地广人稀。这是人所共见的。文章通过分析对比,找出一条可以显示两侧人口稀密悬殊的明确界线,那就是自黑龙江之瑷珲(即爱辉,今黑河)向西南直到云南之腾冲的直线。 根据作者当时的分析,在此线之东南,全国36%的土地,养活全国96%的人口。反之,在此线之西北,在全国64%的土地上,只有全国4%的人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导学案.doc VIP
-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省一等奖】.docx
- Hasselblad哈苏相机X2D II 100C User Manual - 简体中文用户手册说明书(中文版).pdf
- 中国计量大学803传感器技术1--2011--2020年考研初试真题.pdf VIP
- 参保单位派出证明.docx VIP
- 202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英语试卷(含官方答案)原卷.pdf
- DB23_T(1621.10-1621.14)-2015: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三).pdf VIP
- 12YJ1工程用料做法.docx VIP
- 中考冲刺励志文案【90句】.pdf VIP
- 05175税收筹划自考课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