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研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明治模型 * *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1、根据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塑料袋、普通布和弹力布中哪种材料做细胞膜,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 问题探讨 2、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做细胞膜吗? 弹力布, 更能体现细胞膜的伸缩性与半透性。 膀胱 资料一 时间:1895年 人物:欧文顿(E.Overton) 实验: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 通透性实验。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对生物膜组分的探索 细胞膜 3 3 脂溶性物质 非脂溶性物质 结论: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008年下学期 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的。 ? 思考 1.最初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P66页 2.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没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有必要,仅靠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准确,还应通过科学实验进行检验和修正。 ? 思考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对生物膜组分的探索 资料二 时间:20世纪 实验:科学家第一次将质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 胞中分离出来,实验表明细胞膜不但会 被溶解脂质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 (能专一地分解蛋白质的物质)分解。 结论: 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对生物膜架构的探索 ——脂质和蛋白质的排布方式 资料: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 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 空气 水 思考:将磷脂分子置于水中会怎样? 思考:如果采取一定的方法不让磷脂 分子浮出水面又会怎样? 用微型注射器向内注入水,结果会怎样? 猜想: 细胞膜上的磷脂为连续的两层。 资料三 时间:1925年 人物: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 实验: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结论: 细胞膜中的脂质为连续两层 对生物膜架构的探索 ——脂质和蛋白质的排布方式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资料四 时间:1959年 人物:罗伯特森(J.D.Robertsen) 实验: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暗—亮—暗”的 三层结构构成。 对生物膜架构的探索 ——脂质和蛋白质的排布方式 小资料(关于电镜成像): 电子束照射大分子物质散射度高,黑暗;照射小分子物质,散射度低,光亮。 蛋白质 脂质 蛋白质 细胞膜结构的电镜照片 结论: 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结构。 问题: 人们研究人工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发现:脂溶性的物质易透过人工膜,而葡萄糖、氨基酸、钠离子等难以透过。但生物膜却可以透过上述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钠离子是如何通 过细胞膜的? 通过蛋白质来运输 推测 膜上的蛋白质可以运动 探究膜上的蛋白质是否可以运动? 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的膜蛋白 实验二: 小鼠细胞 人细胞 红色荧光染料标记的膜蛋白 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 融合实验 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的膜蛋白 实验二: 杂交细胞 细胞 融合 小鼠细胞 人细胞 红色荧光染料标记的膜蛋白 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 融合实验 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的膜蛋白 细胞 融合 小鼠细胞 人细胞 红色荧光染料标记的膜蛋白 实验二: 一段时间后 杂交细胞 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 融合实验 结论: 膜上的蛋白质可以运动, 脂质也可以运动。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结构特点)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资料五 时间:1972年 人物:桑格和尼克森 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对生物膜架构的探索 ——脂质和蛋白质的排布方式 流动镶嵌模型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 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朝向内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 3、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其分子的运动有多种形式) 4、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5、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识别、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密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