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项目质量管理研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管理 娄黎星 Lixinglou@ 第八章 项目质量管理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质量就是满足顾客需求的主观质量(subjective quality)。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包括保证项目满足原先规定的各项要求所需的实施组织的活动,即决定质量方针、目标与责任的所有活动,并通过诸如质量规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持续改进等方针、程序和过程来实施质量体系。 质量规划——判断哪些质量标准与本项目相关,并决定应如何达到这些质量标准。 实施质量保证——开展规划确定的系统的质量活动,确保项目实施满足要求所需的所有过程。 实施质量控制——监控项目的具体结果,判断它们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并找出消除不合绩效的方法。 项目质量管理适用于所有项目,而无论项目性质如何,产品质量措施和技术是针对项目生产的具体类型产品。 例如,软件产品质量管理方法和措施不同于核电厂的质量方法和措施,而项目质量管理方法对两者都适用。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产品和项目不合质量要求,就会给某个或所有项目利害相关者带来严重的消极后果。 比如: 为满足顾客要求而让项目团队超负荷工作,会使员工身体疲惫,人数减员,造成消极后果; 为赶项目进度目标而匆忙完成所计划的质量检查,会因检验疏漏而造成消极后果。 现代的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例如,质量管理和项目管理这两门学科都认识到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性。 顾客的满意程度; 预防胜于检查; 管理层的责任; 持续改进。(PDCA循环和全面质量管理) 8.1质量规划 质量规划指识别哪些质量标准适用于本项目,并确定如何满足这些标准的要求。。 例如:为了达到已确认的质量标准,对项目产品所作变更可能要求对费用或进度进行调整;或者所要求的产品质量可能需要对某项已确认的问题作详细的风险分析。 项目质量规划路线图 质量规划(工具和技术) 成本效益分析 质量规划过程必须考虑成本与效益两者间的取舍权衡。符合质量要求所带来的主要效益是减少返工,它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利益关系者更加满意。为达到质量要求所付的主要的成本是开展项目质量管理活动的开支。 基准对照 基准对照指通过将项目的实际做法或计划做法与其他项目的做法进行对照,产生改进的方法,或者提供一套度量绩效的标准。其他项目既可在实施组织内部,也可在其外部;既可在同一应用领域,也可在其他领域。 基准管理法最早由施乐公司总裁柯恩斯(David Kearns)在公司复兴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套方法。 该计划要求要求所有的竞争标准(包括产品可靠性、质量、成本)都坚持以同行业最优秀的企业作为“基准”,比较企业与这些“基准”之间的差距,对本企业的作业方式进行持续的改善。 Benchmarking的出现 时间:70年代末80年代初 公司:Xerox施乐公司 缘由:市场占有率下降,产品逐渐失去竞争力 活动: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对手以及那些行业中的一流企业,研究他们并向他们学习,善加利用他们的有益经验的活动。 结果:质量问题下降了2/3,制造成本降低了1/2,生产周期缩短2/3,提高产量的同时减少一线工人50%及职员35%。 广泛性:美国财富杂志500强中70%将Benchmarking作为一项经常性的管理活动,企业包括ATT, Eastman Kodark, Ford Motor, IBM等 什么是Benchmarking? Benchmarking就是对产生最佳绩效的最优的经营管理实践的探索,也就是以领先组织为标准或参照,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比较,跟踪学习等一系列的规范化的程序,改进绩效,赶上并超过竞争对手,成为市场中的领先者。 可以评价企业绩效 建立了企业赶超的对象 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即改善绩效 是一种学习方法 可以使企业形成外向型企业文化 提高了工作满足感 内部Benchmarking 竞争Benchmarking 行业Benchmarking 最优Benchmarking Benchmarking计划 组建Benchmarking小组 信息收集 差距分析 采取改进行动 Benchmarking中差距分析的5个问题 目的为何?为什么?某些作业(动作)可否省去? 在何处做?为什么?可否改变场所或放在一起做? 在何时做?为什么?可否改变时间、顺序或同时做? 如何做?为什么?可否简化或改善工作方法? 由谁做?为什么?可否更换人员或由同一人做? Benchmarking的阻力 骄傲自大不承认自己存在缺陷 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陷 习惯 Benchmarking的难度 费用 Benchmarking的成功因素 顾客导向 过程导向 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企业整体利益至上的观念 开放思想 共享信息 长期进行Benchmarking 全员参与 质量成本(COQ) 质量成本指为避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