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宋词选读》题材分类教学.doc
古典诗歌赏析
《唐诗宋词选读》题材分类教学
学习目标: 1、构建古典诗歌相关知识网络,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基础。
2、通过分析鉴赏,把握不同题材诗歌的主题。
重点难点:
1、运用一定的方法,把握不同题材诗歌的主题。(重点)
2、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难点)
学习方法设计:
1、朗读吟诵。通过吟诵感受诗歌,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
2、意境再现。发挥创造性想象,再现诗歌的情境。
3、情感领悟。通过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深刻领悟作者的在诗中抒发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题。
学习时数:七学时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古典诗歌的几种常见的题材。
2、鉴赏归纳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学习步骤:
课前预习
1、依据题材的不同,给唐诗分类。
2、从教材中找出几首山水田园诗,试着分析它们的主题。
二、检查预习
1、依据题材的不同,诗歌可以划分哪几种常见的类型?
山水田园诗、送别惜别诗、军旅边塞诗、咏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和思乡怀远诗等等。
2、山水田园诗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学法指导
鉴赏这类诗歌,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景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景与情、物与志的“契合点”。
四、诵读
????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副以什么为题的画呢?诗题中“山居”?、“秋暝”分别是什么意思?
????“山居”:山中的居所。“秋暝”:秋天的傍晚。本诗写秋天傍晚的山景。
五、课堂讨论
1、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美在哪里? 诗句中蕴含了哪几组对比?
????动静、声音、上下、远近、色彩、刚柔等相对、对比中,景是和谐的,主要特点:幽清、明净。
2、为何先写“竹喧”再写“归浣女”,先写“莲动”再写“下渔舟”? ?景是和谐的。
3、那么写人的活动又如何呢?
景、人的组合,是完整的田园生活图景,景、人和谐统一。(天人合一) 山村的自然美:明月、青松、清泉、白石、翠竹、青莲——清新、宁静 。
村民的生活美:淳厚朴实、勤劳善良、和平安乐
这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风景清幽、民风淳厚。
由诗中所写景与人来看,诗人追求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景清幽、明净,以物芳而明志洁; 人淳厚、朴实,广人相而望政通。王维追求的是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拓展探究
分析下面这首诗的画面美。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分析:A、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B、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C、也表现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
学习小结:
山水田园诗常见的主题有哪些?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当堂练习
阅读鉴赏,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理想?
诗人通过山雨初霁、月下青松、淙淙清泉、翠竹成林、水中碧莲等意象塑造出一种秋天傍晚空山幽美恬静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也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和理想境界的烘托。
预习作业
找出教材中的惜别送别诗,选一两首试着分析它们的主题。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送魏万之京》《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等了解惜别送别题材诗歌的特点,读懂诗歌,学会鉴赏。
2、鉴赏归纳惜别送别诗歌的主题。
学习内容:
检查预习
送别惜别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司法考试]考试前就记这800条.doc
- [学习体会]韩麟—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企业管理融合.doc
- [精品]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分配影响实证应用研究.doc
- [经验] 毕业两年混社会经验:给应届生朋友们建议【含求职经验】.doc
- [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政治名师考点点拨讲义:专题13 文化传承文化创新.doc
- [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政治名师考点点拨讲义:专题7 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doc
- [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政治名师考点点拨讲义:专题8 公民权利政治参.doc
- [考试大精品资料]发行承销.doc
- [降低营销成本]微电影背后欲望法则扶持新人-新知助业营销策划机构推荐.doc
- _图书情报工作-国内机构知识库研究可视化分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