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生活》整体性概括 6+4+6+5+8+4=33 6大关系 4个特性 6个特点 5大影响 8个作用(意义) 4条途径 一、文化生活中的六大“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不同,决定民族文化存在差异,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文化又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各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世界文化由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文化共同构成。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要求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 4.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②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5.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时代特征) 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近百年来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个改革的各个时期。 ③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如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 6.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境界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二、文化的四个“特性” 1、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文化与经济发展不是亦步亦趋。 ①继承性:产生于过去,渗透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 ②相对的稳定性:保留基本特征,内涵因时而变。 ③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民族特色、民族气派、民族风格,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 重要性: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内涵: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华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华的积极成分. 意义: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③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三、文化的六个“特点” 1、文化对个人的影响的特点: 2、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特点 (1)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3、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继承性:产生于过去,渗透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 ②相对的稳定性:保留基本特征,内涵因时而变。 ③鲜明的民族性: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气派、民族风格,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4、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源远流长: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 ①独特性: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涵丰富绚丽,风格鲜明独特.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民族性: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5、人们文化需求的特点 多层次、多样性,多方面 四、文化的五大“影响” 1.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三者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培训.pptx VIP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选聘村干部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广东惠州市龙门县平陵街道招聘村“两委”干部储备人选16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 驻村工作队管理制度.docx VIP
- 新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提高患者吸氧依从性品管圈 图文.pptx VIP
- 第2课《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第2框《用科学世界观指导人生发展》-【中职专用】《哲学与人生》同步课堂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13页).pdf VIP
- 提高病人吸氧的依从性品管圈.PPTX.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