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考试重点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重点整理.doc

一、填空题 二、名词解释 1.神话: 2.《诗经》: 3.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诗歌,它是继《诗经》以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楚辞”这一名词不知起于何时,《史记·张汤传》中即已提到它,可能至迟汉初就有了。到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以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4.诸子散文: 6.骚体赋:所谓骚体赋,是指产生于汉初,后代仍有继作,在体制上极力模仿“楚辞”,尤其是屈原的《离骚》,并以赋名篇而以抒情为主的作品。其代表作家作品是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 7.《史记》的“互见法”:在《留侯世家》中还有这样的话:“语在项羽事中”、“语在淮阳事中”,其他多篇也常常有这样的话。这就是前人指出过的“互见法”。一方面为了避免重复,另一方面则是积极地利用资料,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服务。 8.乐府:汉代从武帝时开始设立了一个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叫做乐府,乐即音乐,府即官府。它的具体任务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收集歌辞。后来又把配合着“俗乐”(产生于民间的音乐),在普通场合演唱的歌辞,即主要从各地收集来的民歌,统称为“乐府诗”,简称为“乐府”。 8.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载于萧统的《昭明文选》或简称《文选》,因为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文选》的编者题为“古诗”,共有十九首,故名。 9.建安七子: 10.左思风力: 11.永明体: 三、简答题 1.神话的产生: 2.《诗经》中的赋比兴、风雅颂: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类内容; 风:是不同地区的民歌,包括15“国风”,有诗160篇; 雅:是西周王畿内的诗歌,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赋、比、兴则是指《诗经》所用的创作原则与方法; 3.诸子散文的产生历程、发展阶段: 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 1.“士”阶层的产生 周室东迁以后,奴隶制社会逐渐动摇。到了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各个阶级都在转化。新兴地主阶级逐渐代替了奴隶主贵族阶级。 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产生了新型的“士”阶层。士的来源很复杂,有新兴地主,有没落贵族,也有脱离生产走向城市的自耕农。他们属于中间阶层,在统治阶级的最下层,同人民比较接近。 在学术流派上表现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和小说家等(《汉书·艺文志》)。 2.春秋以来,特别是战国末年,诸侯卿相争相养士。 3.百家争鸣的学术空气的形成 由于士阶层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从代表各自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出发,对政治提出各种不同的要求和主张,并且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如齐之稷下学宫的学术争鸣空气就十分浓厚。 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术流派的人竞相发表各自的哲学见解和政治主张,并互相辩论的社会现象。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春秋末年和战国初期 《论语》是纯语录体散文; 《墨子》则是语录体中杂有议论文,开始向有组织有结构的论说文形式发展,并且初具规模。 第二阶段:战国中叶 《孟子》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 《庄子》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体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论文。 第三阶段:战国末期 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在先秦散文中都已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 其特点是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纵恣,且大都逻辑谨严、结构严密,分析深入,文辞富赡,在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线索: 说理由简括而趋于详细; 文辞由简约而趋于富赡; 结构由简单而趋于严密。 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 儒家学派的孔孟思想: 儒家的入世精神是积极的,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说教却有不良影响; 儒家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要求从“修身”开始,追求道德完善,自觉将自己纳入封建群体意识之中; 即要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这就是每个中国士大夫所必须走过的既定人生之路。 道家学派的老庄思想: 道家对现实的出世态度是消极的,但清高自守,不肯同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思想,有好影响; 道家学派则主张对人生的逍遥游,即要达到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绝对自由之境; 主张把个体的一切消融于宇宙的绝对无限之中,而达到“忘我”、“忘己”之境,即庄子自己所说的“物化”之境,而“快情”、“适性”则是其最高境界。 对儒家要求个体服从群体、个人服从社会的评价: 在封建时代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从积极方面来说,它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脊梁,造就了一大批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献身的仁人志士,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从消极方面来说,它主张个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