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免疫调节ppt.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免疫调节ppt.ppt

第九章 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指抗原驱动的免疫应答过程中,通过免疫细胞之间,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之间及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免疫应答维持在适当的强度和时限以保证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的生物学过程。 作用: 1.提高机体免疫力,排除外来抗原。 2.减少对自身组织的损伤。 第三节 细胞因子与免疫调节 细胞因子:指主要由免疫细胞分泌的能调节细胞功能的小分子多肽。 免疫分子:可溶性和膜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膜分子) 介导免疫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可溶性分子主要是细胞因子 介导免疫细胞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膜分子包括白细胞分化抗原、黏附分子、MHC分子、TCR、BCR等,即免疫膜分子。 一、概述 2、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细胞分泌,具有多种功能的高活性小分子蛋白质(分子量约8-80KDa),其在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免疫应答与调节、炎症反应、造血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广泛参与机体其他生理、病理过程。 一、概述 3、来源:广泛,主要有免疫细胞,尤其是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1)活化的免疫细胞 T、B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2)基质细胞 骨髓和胸腺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 (3)某些肿瘤细胞 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细胞等。 一、概述 4、细胞因子作用方式 自分泌和旁分泌:多数细胞因子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发挥效应 内分泌:某些细胞因子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内分泌形式介导全身性反应。 二、分类与命名 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来源于白细胞,参与白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而得名,目前已发现IL-1~IL-33。 作用:调节细胞生长与分化,促进免疫应答,介导炎症反应等。 白细胞:血液中除红细胞和血小板外的各种血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多形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二、分类与命名 2、干扰素(interferon,IFN) 因其有干扰病毒复制的作用而得名 分类:IFN-α、IFN-β、IFN-γ三类 I型IFN: IFN-α、IFN-β,主要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产生。 II型IFN: IFN-γ,主要由活化T细胞、NK细胞产生。 功能:作用于宿主细胞中病毒基因转录和翻译的酶类或诱导抗病毒蛋白而产生抗病毒效能。 二、分类与命名 4、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是一组在体内外均可选择性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并形成某一谱系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作用:刺激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细胞增殖分化。 5、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一类可介导不同类型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细胞因子 6、趋化因子(chemokine) 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attractant cytokine)是一类对不同靶细胞具有趋化效应的细胞因子家族。 四、共同特征 1、理化性质:大多数CK是低分子量糖蛋白,单体形式。 2、作用局限性: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在局部发挥作用。 3、分泌具有自限性:无刺激信号,合成立即终止。 4、产生具有多源性:同一种CK可由多种细胞产生,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CK。 四、共同特征 5、作用具有高效性:极微量的CK(pM/L,10-12 M)就可发挥显著的生物学效应。 6、作用具有多效性:一种CK可作用于多种细胞,产生不同的生理功能。 7、作用具有网络性:细胞因子之间相互诱生,功能上相互叠加、协同或拮抗,形成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发挥综合作用。 8、作为细胞间的信号分子:CK与激素、神经肽、神经递质组成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第四节 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指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特异性的无应答状态。 特点:抗原特异性、可诱导性、可转移性、非遗传性等。 耐受原: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 免疫原:诱导产生免疫反应的抗原。 自身耐受(self tolerance) 免疫耐受 诱导性耐受(induced tolerance) 二、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和诱导途径 1、抗原诱导的免疫耐受 ⑴抗原的理化性质与耐受诱导 小分子可溶性、表面有许多相同重复决定簇的抗原,易介导免疫耐受,而成为耐受原。 ⑵抗原的剂量与耐受诱导 有些抗原诱导耐受性需要剂量大,称高区带耐受性,相反,称低区带耐受性。 ⑶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与耐受诱导 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和方式不同,诱导免疫耐受的难易也有差异,如口服和注射,注射的部位不同及是否加佐剂均与免疫耐受的诱导有关。 二、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和诱导途径 3、机体与耐受性的关系 不同动物的免疫耐受诱导不同. 同一种动物不同个体间也有差异。 动物的不同发育阶段对免疫耐受诱导有很大的影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