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ppt.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ppt.ppt

第二章 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液态水的结构及其异常特性;了解天然水的依数性。掌握盐度和含盐量的含义;掌握天然水温度的分布;掌握透明度的概念和检测方法。 重点:天然水温度的分布。 难点:天然水的依数性。 教学方法:多媒体 学时分配:4 第一节 液态水的结构及其异常特性一、纯水的异常特性与结构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但它有许多异常特性。 见表1。水的特性与水的分子结构相关。水分子有呈四面体结构的倾向, 是具有很大偶极矩的极性分子。这样的一个水分子就有可能通过正、负电间静电引力与邻近的四个水分子以氢键相联系见图1。分子间氢键力大小为18.81kJ/mol,约为O—H共价键的1/20,冰溶化成水或水挥发成水汽,都首先需要外界供能破坏这些氢键。当冰开始熔化成水时,冰的疏松的三维氢键结构中约有15%氢键断裂,晶体结构崩溃,体积缩小而密度增大。如果有更多热能输入体系,将引起下述两方面的作用: 1.更多氢键破裂,结构进一步分崩离析,密度进一步增大; 2.体系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加,由于分子振动加剧,而每一分子占据更大体积空间,所以这一因素又使密度趋于减小。 上述两因素随温度升高而相互消长的结果,使淡水在3.98℃时有最大密度。这种情况对水生生物越冬生活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水的特性 水分子结构图 BACK 天然水体的热分层和水的混合作用 天然水的混合作用 水的混合作用对水中溶解气体、营养盐类、主要离子的分布、变化等都会产生影响。对于一般的湖泊池塘,引起水体混合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风力引起的涡动混合,一是因密度差引起的对流混合。 风力的涡动混合 水面受到风力的吹拂后,表面水会顺着风向移动,使水在下风岸处产生“堆积”现象,即造成下风岸处水位有所增高,此增高的水位就形成了使水向下运动的原动力,因而造成了如图所示的“风力环流”。 水的密度环流 水温在密度最大的温度以上时,温度升高会使水密度减少;温度降低则会使水密度增大,符合一般的“热胀冷缩”原理。如果水温在密度最大的温度以下,情况则相反,水表现为“热缩冷胀”。当表层水密度增大,或底层水密度减少时,都会出现“上重下轻”的状态,密度大的水要下沉,密度小的水要上升,这就形成了上下水团的对流混合。这种混合作用可以在在较小范围内发生,也可以在较大范围发生。人们把这种由密度引起的对流作用称为密度环流。 湖泊(水库)水体的温度分布 我国,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湖泊(水库),水温的垂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夏季一般是上层水温高,下层低,形成水温的正分布;冬季则是上层低,下层高,形成水温的逆分布;春、秋季节则上下水温几乎相同,称为全同温。 水体的温度分布 (1)冬季的逆分层期 我国北方地区的湖泊、水库都可封冻,表面形成冰盖,冰盖下是接近冰点的水。水温随深度增加而缓慢升高,到底层水温可以达到或小于密度最大时的温度。对于淡水,紧贴冰下的水是0℃,底层水温可等于或小于4℃。海水(盐度35 )的冰点为-1.9℃,密度最大温度低于冰点,结冰时上下水温都达到冰点,底层水温不会比表层高。盐度超过24.9的海水都是这种状况,只是冰点有所不同。 春季全同温期 春季气温回升,大地转暖,太阳辐射使冰盖融化后,将使表层水温升高。水温在密度最大的温度以下时,温度的升高会使密度增大,表面温度较高的水就会下沉,下面温度较低的水就会上升,形成密度流。密度流使上下水对流交换,直到上下水温都是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为止。此后,表层水温进一步上升,密度就会减小,不会产生密度流。如果此时有风的吹拂,可克服热阻力产生涡动混合,继续使上下水层混合,把上层得到的热量带到下层,水体仍可以继续处在上下温度基本一致的状态,这时称为春季的全同温期。春季的全同温可持续到8℃、10℃、甚至15℃以上,这决定于春季的风力大小、多风天气持续的时间、水的深度和湖盆的形状等。 ??? 盐度高于24.9的水,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低于冰点。融化后,表面升温不会产生密度流,春季的全同温需靠风力的混合作用来维持。 ??? 春季的对流混合作用可把上层丰富的溶氧带到下层,把下层富含营养盐的水带到上层,对湖泊的初级生产及鱼类的生长都很有利。 夏季正分层期 ??? 由于太阳辐射能量的绝大部分在表层约1m的水层被吸收,并且主要加热表面20cm的水层。如无对流混合作用,水中热量往下传播很慢夏季或春季如遇连续多天的无风晴天,就会使表层水温有较大的升高,这就增加了上下水混合的阻力。风力不足够大,只能使水在上层进行涡动混合。造成上层有一水温垂直变化不大的较高温水层,下层也有一水温垂直变化不大的较低温水层,两层中间夹有一温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的水层,即温跃层。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