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押豆疗法ppt.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耳穴押豆疗法ppt.ppt

耳穴押豆疗法 定义 耳压法 耳压法是耳穴贴压药耔法的简称,是指在耳学表面用胶布固定贴压的一种方法,尤其对老、幼、怕针者更为适宜常用药物种子有王不留行耔、绿豆、赤小豆、莱菔子。 耳压工具:止血钳 75 %酒精 棉签 操作方法 1、用75%酒精、棉花清洁耳部,去垢、脂,便于粘贴和渗透药物 2、根据病情选穴,常用单侧耳郭压穴。 3、找准穴位,将丸压在阳性耳穴上,四周要贴牢 (点压法:用一个直径约1.5mm的金属棒或非金属棒均匀按压穴位,通过寻找压痛点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4、对相应部分可采用耳郭正面和背面同时压丸法,以 加强疗效。 5、按压要恰当,不能用力过度,以免损伤皮肤。对老 人、儿童、虚证病人、慢性病病人可轻压,对年轻 力壮、实证病人可重压。 6、嘱咐病人每天自行按压2~3次,每次每学穴30~60 秒,左右耳轮流贴,夏天每2日1次,冬天一般每3~5日1 次。 注意事项 防止胶布和贴压部位的潮湿,以免脱落 对一般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耳廓有冻疮及炎症者不宜贴压 按压耳穴时,禁止搓揉,以防损伤耳廓 耳廓的结构 耳廓上3/4—4/5的基础是弹性软骨,下1/4—1/5部是含有脂肪与结缔组织的耳垂。 一旦耳廓软骨发生感染,耳廓便必须切除。(因此贴敷耳穴前应注意严格消毒。耳豆注意卫生,经常更换。) 神经分布: 耳垂、耳轮、耳舟及对耳轮区,主要是脊神经,即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分布。 耳甲区为脑神经,即耳颞神经和迷走神经耳支、舌咽神经与面神经的混合支分布。 三角窝内神经分布极为丰富,几乎所有支配耳郭的神经都有分支至三角窝内。 交感神经:沿颈动脉丛血管分布。缠绕在粗细不等的纤维管壁上,纤维的密度随动脉的管径变小而减少。静脉管壁上只有稀疏的纤维分布,在动、静脉管吻合支上纤维分布最多,在动脉、静脉之间有纵横交错互相连接。(这为耳廓点刺放血提供了理论依据) 小小的耳郭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耳穴点,乍看起来耳穴是杂乱无章的,很难学习和记忆,而实际上耳穴在耳郭上的分布是有其规律的,它在耳前外侧面的排列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 头部朝下, 臀部及下肢朝上, 胸部及躯干在中间。 。 1.耳垂相当于头面部。 2.对耳屏相当于头和脑部。 3.轮屏切迹相当于脑干。 4.耳屏相当于咽喉、内鼻、肾上腺。 5.屏上切迹相当于外耳。 6.对耳轮相当于躯干。 7.对耳轮下脚相当于臀部。 8.对耳轮上脚相当于下肢。 9.耳舟相当于上肢。 10.三角窝相当于盆腔、内生殖器。 11.耳轮脚相当于膈肌。 12.耳轮脚周围相当于消化道。 13.耳甲艇相当于腹腔。 14.耳甲腔相当于胸腔。 15.屏间切迹相当于内分泌腺系统。 配穴原则 按经配穴 按脏腑配穴 按相应部位配穴 按现代医学理论配穴 按古今临床经验配穴 按经配穴 辨经配穴 辨经配穴:根据经络循行的部位辨出何经受病,就陪何经穴。如腹痛,腹泻或出血偏属手阳明大肠经,故以大肠穴为主进行治疗。 异经配穴 异经配穴:又名表里经配穴,是某经受病,除取本经穴外同时取表里经穴。如哮喘,除取与肺经有关的肺、气管穴外,还取与它相表里的大肠穴。这种配学方法更能提高疗效。 按脏腑配穴 根据藏象学说的理论,按照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进行脏腑辩证配穴.如鼻渊取肺穴来治疗,因“肺开窍于鼻”,又因“肺主皮毛”,故取肺穴来治疗治疗各种皮肤病,又如“脾统血”、“脾主运化”、“主四肢”,故用脾穴治疗月经不调、纳差、下肢肿痛等。 按相应部位配穴 是根据患病部位,在耳廓的相应部位配穴。 如口疮配舌、口; 眼痛配眼穴; 齿痛配牙痛穴; 膝痛配膝关节穴。 按现代医学理论配穴 耳穴中有许多穴位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命名的,如交感、内分泌、肾上腺等。这些穴位的功能与现代医学理论一致。如交感穴,有人研究认为此穴的作用近似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故而命名。如胃肠疾病与植物神经紊乱,可取交感穴。 按古今临床经验配穴 根据古今和中外经验,再结合临床实践发现某个耳穴治疗某些病有效而配用。如平喘穴治疗喘息;胰胆穴治疗胆石症;心、脾、舌穴治疗口疮;眼、脾治疗针眼等。 常用耳穴的主治症 直肠:便秘、腹泻、脱肛、痔疮 结节:急慢性肝炎、头痛、头晕、高血压 肩:肩关节炎、肩部疼痛 跟:足跟痛 腹:腹胀、腹痛、腹泻 角窝上:高血压 内生殖器: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早泄 神门:失眠、多梦、疼痛、咳嗽、哮喘及瘙痒症 颞:偏头痛、眩晕 胃:胃炎、胃溃疡、胃下垂、消化不良、呕吐等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