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VIP

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高一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进行了大扫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少了2/3,新闻记者至少有24个被杀,60人被捕人狱,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这反映出( ) A.报纸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B.袁世凯借查封报刊巩固了统治 C.当时传媒业出现万马齐暗局面 D.报纸宜传混淆了人们是非观念 2.翻开某一时期的报纸,你会发现当时所有西洋的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个字。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帽是文明帽,自行车是文明车,连火柴都是文明火。话剧是文明戏,京剧则叫旧戏。“某一时期”应是( ) A.洋务运动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 3.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4.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来源:Zxxk.Com] 5.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6.《管子?君臣》中说:“衣服所以表贵贱也”,成语“衣裳之会”、“衣锦还乡”等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服饰被赋予了许多文化内涵。以下关于中国社会服饰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古代社会服饰最主要的功能是区分等级秩序 ②辛亥革命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西装在中国流行开来 ③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的涌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变迁 ④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的服饰开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A.①③ B.②③ C. ③④ D.②④ 7.上海嘉定东南部“因邻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供求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盖自爪哇传来,佐西餐中之肉食”;宝山县则种洋葱“以销售申地,为西餐主要物”。下列有关说法最准确的是 A.西方的饮食文化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农业生产 B.反应了当时中国百姓的饮食已经完全西化 C.近代中国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了很多西餐厅 D.近代中国的农业开始按照西方标准实行生产 8.旗袍由满洲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清初,满洲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相互仿效;至清后期,满洲出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满洲长袍则在汉族的达官贵妇中流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旗袍”因满洲为“旗人”而得名 B.旗袍的流行反映了清朝文化专制的加强 C.清中期旗袍的演变反映了满汉矛盾相对缓和 D.旗袍的流行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融通 9.1912年3月,孙中山发布《改元剪辫文告》:“满虏窃国,易于衣冠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 今者满庭已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限二十日,一律剪除(辫子)净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留辫”与“剪辫”是“专制”与“共和”的根木分歧 B. “剪辫”是革命斗争最彻底的表现 C. “剪辫”是革命成功的外在体现 D.习俗变迁是革命成功的主要标志 10.人们对时间的掌握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手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人们的生活习惯不断变化 B.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11.下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个时期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 A.推行“以工代赈” B.公布《存款保险法》 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D.实施《全国劳工关系法》 12.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