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文科附加期中考试(教师版)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年级期中测试语文附加题
一、 阅读材料,完成1~3题。(10分)
1.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白马解围”四字,即作《西厢记》之主脑也。余剧皆然,不能悉指。后人作传奇,但知为一人而作,不知为一事而作。尽 此 一 人 所 行 之 事 逐 节 铺 陈 有 如 散 金 碎 玉 以 作 零 出 则 可 谓 之 全 本 则 为 断 线 之 珠 无 梁 之 屋。?(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2. 《西厢记》是 (朝代) (作者)的剧作。(2分)?3. 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观点。(2分)
1. 尽此一人所行之事/逐节铺陈/有如散金碎玉/以作零出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6分。每处1分,多画不得分)
2. 元朝 王实甫(王德信)(每空1分)
3. 作传奇要突出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2分)
参考译文:古人写一篇文章,一定有一篇文章的关键。“白马解围”是《西厢记》的关键剧情。其他的剧作都是这样,不能全部指出。后来的人写作传奇剧,但是只知道写一个人,不知道写有关这个人的主要事件。把这个人所做的事情,按章节逐一叙述,犹如散落的金子、破碎的玉石,用此可以作为折子戏,但是对于全剧而言,就犹如断线的珍珠、没有梁柱的房屋。
二、 名著阅读题 (15分)4. 下列各项中与《三国演义》原著相符的两项是( )( )(5分)B.董卓战败,火烧洛阳,孙坚从皇宫废墟的井中捞出一枚玉玺。他相信这是自己将要当皇帝的预兆,便托病辞归江东,另谋大事。不想事情泄密,袁绍向他讨取。他离开洛阳,袁绍还写信给荆州刘备,他拦截孙坚讨玉玺。
C《三国演义》中为避曹操追兵刘备携新野十多万百姓逃奔江陵关羽护着刘备且战且走赵云保护刘备的家小。混乱中,有人称赵云投奔曹操了但刘备并不信。
D《三国演义》中周瑜死后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但孙权见庞统容貌丑陋弃而不用。庞统投奔刘备刘备大喜直接任命他为副军师。
E.《三国演义》里有个著名的章节“单刀赴会”写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赴宴关羽单刀赴会最终安全脱身。
5. 简答题(10分)
(1) 请简述“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原委。(5分)
徐母无果后,
(2) “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一诗赞赏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位人物请简述诗中相关情节。(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铺排典故虽然不是中国旧诗先天不足而带来的胎里病,但是从它的历史看来,可以说是它后天失调而经常发作的老毛病。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就是一位大诗人也未必有那许多真实的情感和新鲜的思想来满足“应酬”、“应景”的需要,于是不得不“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偷懒取巧,罗列些典故来敷衍搪塞。在旧社会里,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了诗人把某些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譬如他对国事朝局的愤慨、在恋爱生活里的感受,常常得绕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明明是时事,偏说“?咏史”,明明是新愁,偏说“?古意”,甚至还利用“?香草美人”的传统,借“古意”的形式来起“咏史”的作用,更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还有艺术上的原因,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就用些典故,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不过,对一切点缀品的爱好都很容易弄到反客为主,好好一个家陈列得像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
(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24.文中所说中国旧诗“老毛病”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6分)
答案:古代诗人为应酬滥用典故;政治压迫和礼教束缚迫使诗人不能自由抒情,不得不用典故;诗人为追求艺术感染力而过度用典。
[解析]该是一道考查考生对文本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纳的能力的题目。解答此题可采取划分层次——提取要点——组织作答三步骤。
第一步划分层次:这段材料层次很清晰,是总关系。先总说铺排典故是中国旧诗的“老毛病”;(从开头到“老毛病”)后分说这种“老毛病”形成的原因,(剩下部分),这是重点要概括的部分。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从六朝到清代……”到“……敷衍搪塞”,第二层从“在旧社会里”到“……猜测个不休”,第三层从“还有艺术上的原因”到结束。
第二步提取要点:第一层要点为“应酬”(或“应景”)、“罗列些典故”,第二层要点为“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第三层要点为“艺术上的原因”“用些典故”“反客为主”。
第三步组织作答:根据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将要点进行整合作答。
当然答案不一定要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意对即可;同时要注意,根据往年高考评分要求,概括题答案千万不能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省高安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江西省高安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doc
- 江西省龙南县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上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
- 江西省赣州市2016届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doc
-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4月月考高二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2016年初中毕业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图片版).doc
-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doc
- 河北省黄骅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