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十鸟.重点.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崇明十鸟(1~10); 一、牛背鹭 二、林鹬 三、中杓鹬 四、斑鹎 五、沙锥 六、青脚鹬 七、棕背伯劳 八、小鸊鷉 九、白头鹎 十、白鹤 ;牛背鹭,别名黄头鹭、畜鹭、放牛郎等。国外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在中国南方因常啄取耕牛和其他牲畜体上的寄生虫,也吃地上害虫,故为益鸟。牛背鹭,在鹭科中体形较小,属中型涉禽。身长48~53 cm,翼展90~96 cm,体重300~400 g,寿命15年。嘴厚,颈粗短,冬羽近全白,脚沾黄绿。繁殖期头、颈、背等变浅黄,嘴及脚沾红。雄性成鸟繁殖羽期头、颈、上胸及背部中央的蓑羽呈淡黄至橙黄色,体的余部纯白。冬羽几全白色。雌雄同色。幼鸟全身白色。虹膜金黄色,眼先裸部黄色,嘴峰皮黄色,跗蹠及趾褐色,爪黑色。 牛背鹭与白鹭属相比,嘴、脚均较短,繁殖期头部及背部羽毛呈淡金黄色发状。嘴长而尖直,翅大而长,脚和趾均细长,胫部部分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中趾的爪上具梳状栉缘。雌雄同色。体形呈纺锤形,体羽疏松。 ;林鹬(学名:Tringa glareola),别名叫林札子,是一种旅鸟。体型略小,全长约21cm。每年8月-10 见于保护区。喜沿海多泥的栖息环境,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以水生昆虫、蜘蛛、软体动物、甲壳类为食。林鹬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林中或林缘开阔沼泽、湖泊、水塘与溪流岸边;也栖息和活动于有稀疏矮树或灌丛的平原水域和沼泽地带。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各种淡水和盐水湖泊、水塘、水库、沼泽和水田地带。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迁徙期也集成大群。常出入于水边浅滩和沙石地上。活动时常沿水边边走边觅食,时而在水边疾走,时而站立于水边不动,或缓步边觅食边前进。性胆怯而机警。遇到危险立即起飞,边飞边叫。叫声似“皮啼一皮啼”。常栖息于灌丛或树上,降落时两翅上举。林鹬主要以直翅目和鳞翅目昆虫、昆虫幼虫、蠕虫、虾、蜘蛛、软体动物和甲壳类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植物种子。觅食方式通常将嘴插入泥中探觅或在水中左右来回扫。也在地面和植物上直接啄食。;中杓鹬(学名:Numenius phaeopus)为鹬科杓鹬属的鸟类。体长约400mm。栖息于沼泽、浅滩、湿草原等处 。以环节动物、甲壳类、小鱼、昆虫等为食。营巢于地面凹坑。分布于内蒙古,东北、天津、西藏、华东、四川、华南。中杓鹬夏季栖息于北极和近北极苔原森林和泰加林地带,通常在离林线不远的沼泽、苔原、湖泊与河岸草地活动。有时也出现在无树大平原。繁殖期则多出现在沿海沙滩、海滨岩石、河口、沙洲、内陆草原、湿地、湖泊、沼泽、水塘、河流、农田等各类生境中,甚至出现在公园草地和高尔夫球场草地上。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和觅食,但在迁徙时和在栖息地则集成大群。行走时步履轻盈,步伐大而缓慢,也常在树上栖息,特别是当无适当的栖息位置时。常将朝下弯曲的嘴插入泥地探觅食物。飞行时两翅煽动较快,飞行有力。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蟹、螺、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常分散单独觅食,个体间并有保卫觅食地的行为。通常直接啄食,有时也边走边将弯嘴插入泥中探觅食物。;【中文名称】斑鹎(banbei) 【拉丁学名】Ixonotus guttatus 【命名时间】Verreaux Verreaux, 1851 【英文名称】Spotted Greenbul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鹎科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沙锥出现於湿草甸和沼泽地。遍布全球温带和暖和地区。腿短、嘴长,身体肥短。具褐、黑、白色条纹和横斑。翅尖,眼位于头部较后方。嘴灵活,用于觅食泥土中的蠕虫。沙锥繁殖时成单个活动,迁徙时几只沙锥成一小群与其他滨鸟一起出现在泥滩平地。大多数种类的雄鸟于求偶表演时在高空盘旋,然後急降飞向地上的雌鸟,降落时由于尾羽振动而发出击鼓或羊鸣一样的声音。求偶通常发生在黄昏、月夜或阴天。;青脚鹬(学名:Tringa nebularia)是鸻形目鹬科的鸟类。体长30-35厘米,翼展53-60厘米,体重140-270克,寿命12年。上体灰黑色,有黑色轴斑和白色羽缘。下体白色,前颈和胸部有黑色纵斑。嘴微上翘,腿长近绿色。飞行时脚伸出尾端甚长。栖息于苔原森林和亚高山杨桦矮曲林地带的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带,以虾、蟹、小鱼、螺、水生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常单独或成对在水边浅水处涉水觅食,有时也进到齐腹深的深水中。繁殖于欧洲北部、俄罗斯,往东一直到西伯利亚,往北到北极附近,往南至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