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灿烂的中华文化重点.pptVIP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灿烂的中华文化重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课:我国的中华文化 2014年3月 学习目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 2、博大精深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古老中华文化的历程 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敬德保民”思想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秦朝时期: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 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进入了全盛时代 宋元明时期:古代中华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产生了宋明理学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康熙词典中有这个字。关中民谣:“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挂麻谈糖,推个车车逛咸阳”。就是写这个字的顺口溜。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源远流长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 汉字和史书典籍 (1)汉字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③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 鸟笼、盆景、五针松、毛竹、牡丹、梅花、莲花 大熊猫、鲤鱼、芭蕉扇、风箱 黑头发黄皮肤、丹凤眼 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领巾、红太阳、长江、黄河 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 泥人面塑、锄头、清朝大辫子、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筷子 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 汉字、数字8、6、4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竹,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又一重要特点是:博大精深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1)、中华文化内容丰富。 (2)、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3)、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黄河文化  ——胡同文化、  秦陇文化、  中原文化  二、长江文化  ——楚文化 (荆楚文化 、湖湘文化)、吴文化 、 越文化、 徽文化、  赣文化、  江淮文化、  巴蜀文化  三、岭南文化  ; 四、闽文化 ; 五、客家文化; 六、东北文化: 七、傩文化;  八、藏文化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1、成因: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整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蒙古的舞蹈奔放,豪情,爽朗流畅; 苗族的舞蹈,质朴,浓郁,风情再现; 新疆的舞姿自由舒展,绚丽而精彩; 彝族的铜鼓舞柔和而细腻; 藏族的舞姿宗教色彩浓郁,长袖善舞; 高山族的舞步简单而尽兴; 朝鲜族跳舞是轻快,典雅,动中有静 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敦煌石窟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共同铸造了中华文化. 二、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1、思考: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什么关系呢?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融、借鉴、吸收,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简单地说: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2、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都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瑰宝。 3、意义: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文化为什么会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点? (1)一个重要原因: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兼收并蓄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