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网络体系结构教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nternet的应用 微机原理基础 网络适配器数据传输 What’s the Internet: “nuts and bolts” view 计算机网络结构 计算机网络划分为: 主机(Host)----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Communication Subnet) 转发结点 —用于转发数据 包的专用计算机 The network edge 端系统 (hosts or LAN) 运行应用程序 例如, WWW, email 位于“网络边界” client/server model 最早: 文件服务器模式 目前: C/S模式:客户主机发起请求,请求服务器服务 B/S (browser/ server peer-peer model: 主机之间对等交互 比如: 网上邻居 P2P The Network Core 由多个路由器和高速通信线路连接而成的网络 基本功能: 数据包的转发? circuit switching: 给每个通信分配专用的线路。 类比:打电话 packet-switching: 数据分组独立地沿不同路线传输 类比:发信 Access networks Q: 如何连接端系统到边界路由器? 住宅小区接入网 单位 (学校、公司)接入网 移动接入网 主要关注: 接入网的带宽(宽/窄)? 共享或专用? 常用的网络接入 技术 modem拨号 56Kbps,模拟传输 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128Kbps (2B+D), 全数字传输 Dedicated(专线,DDN,FR) LAN接入 无线接入 基于电话线的宽带接入技术 XDSL: 用户环线 homePNA 基于闭路电视线的宽带接入 CALBE MODEM HFC(光纤同轴混合网) xDSL 的几种类型 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HDSL (High speed DSL):高速数字用户线 VDSL (Very high speed 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线 SDSL (Single-line DSL):1 对线的数字用户线 RADSL (Rate-Adaptive DSL):速率自适应 DSL,是 ADSL 的一个子集,可自动调节线路速率) DSL :ISDN 用户线 xDSL技术的分类 通过ADSL接入Internet示意图 ADSL 调制解调器的频谱利用的划分 ADSL Modem连线 HomePNA组网的实例 HFC 网体系结构 Cable Modem 频分复用 与现有有线电视频道兼容 HFC典型应用 单位接入: LAN 公司/学校一般通过LAN连接端系统到边界路由器 Ethernet: 用共享或专用电缆来连接端系统到路由器 10 Mbs, 100Mbps, Gigabit Ethernet 应用: 单位,home LANs (正在逐渐普及) 以太网接入 无线接入网 网络实例(LAN) 住宅小区网络系统— 香江花园网络总配置示意图 网络实例(WAN) 服务器软件 常用网络操作系统 从Internet到物联网(IOT) 传感技术、嵌入式技术的进展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使人类更加深入地感知万物成为可能,也使网络的“信息源”和“信息受主”从“人和计算机”扩展到“人、机和普通的物理对象”,从而进入到“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时代。 为此,ITU提出了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的概念,是对实现“人-机-物”全面互联的“物联网”的高度抽象。 IoT用“对象域”、“时域”和“空域”组成的三维空间来描述未来网络的全方位互联视图,是实现“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 、(固定或移动中)“人、机、物”互联互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与仅限于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的Internet相比,IoT首先是在对象域内有所扩展,其强调任何时间(Anytime) 、任何地点(Anywhere)和任何终端(移动或固定、复杂或简单) (Anything)的可访问性,则是对普适计算(Pervasive/Ubiquitous Computing)和移动计算思想的延伸。 物联网三个重要特征 1. 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 2. 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3. 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IOT基本理论模型 物联网技术 网络是如何工作的? 图1. 西南交大的用户访问清华大学web服务器的会话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