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祝藏族自治县灌区施农业灌溉工程规划和成效
天祝藏族自治县灌区设施农业灌溉工程规划和成效
摘 要:设施农业灌溉工程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设施农业灌溉工程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强的综合性工作,为了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确定了设施农业灌溉工程建设规模。
关键词:设施农业;灌溉工程建设;地下水;管道
中图分类号:tv21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24-0052-03
1 概述
该工程水源地在金强河左岸石板沟口,根据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补给、储存、排泄运动转化规律,地下水补给是以大气降水为主要来源。因大气降水的补给,冲洪积扇下部地下水蕴藏有孔隙承压水。由于在此断面以上区间地下水水量包括金强河主河道及石板沟等支沟地下水总来水量,在该取水断面处地面径流为8 211万m3,地下径流为4 964万m3,因此项目区所需水量是有保障的。
2 灌区工程布置
为了彻底解决打柴沟镇石板沟村低压管道灌溉工程的灌溉用水问题,经多次实地踏勘并结合项目区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分析,供水水源设计在石板沟沟口处新打机井一眼,利用山区地形条件,提取地下深层水,在距机井600 m处修建蓄水池一座,利用深井泵提水至蓄水池,蓄水池下采用upvc管自流供水,铺设供水管网。沿途修建分水、检查井。蓄水池集中调节,供水到棚。从机井至蓄水池的提水管线采用upvc管,深井中采用焊管,井口外用upvc管埋设地下上水。安装总水表一块。检查(分水)井安装防盗井盖,保护井内设施也便于管理。
3 工程规模及建设任务
工程建设规模:新打机井一眼(井深100 m),修建机井房一间(16 m2),铺设管道15.20 km,其中上水管线1.20 km,供水主管1条2.80 km,供水支管7条9.90 km;修建建筑物9座,其中修建200 m3蓄水池1座,检查、分水井8座。工程实施后,可确保新建的700座93.33 hm2大棚经济作物的适时适量灌溉,保障受益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
4.1 气象、水文
该项目灌溉区属寒冷半干旱气候,海拔高度在
2 400~2 560 m之间,属大陆性季风干旱气候,全年以一月份最冷,七月最热,年平均气温3.0 ℃,最高气温为26.8 ℃,最低气温为-23.2 ℃,且昼夜温差大,冻土层厚度为149~177 cm。据乌鞘岭气象站资料综合分析,灌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27 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灌末期的七至九月份,其降雨量为246.90 mm,占全年降雨量的76 %,而四至六月份作物生育期的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4 %。每年春末夏初时常发生干旱,后秋降温迅速。灌区内蒸发量为1 590 mm,为年降水量4.9倍,蒸发主要集中在作物生育期的5~8月份,达825.60 mm,占全年蒸发量的52 %。灌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 570 h,无霜期130 d左右。
4.2 地下水资源评价
4.2.1 水文地质条件 水源地位于金强河左岸石板沟口,地质构造中0~20 m为砂砾石层,20~80 m为浅黄色及橘红色砂质泥岩,80~150 m为砂砾石层,含水层主要在100~150 m间。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地层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位埋深100~150 m,近年来在水源地上游沟内,人为植被破坏较重,为保证上游地下水能够充分补给,但通过加强水保管理,禁止乱开乱挖,可消除这一影响。
4.2.2 地下水量计算 根据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补给、储存、排泄运动转化规律,地下水补给是以大气降水为主要来源。由于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冲洪积扇下部地下水蕴藏有孔隙承压水。从附近抽水试验实测资料,从80 m处降至90 m,下降10 m。在该取水断面处金强河地面径流为8 211万m3,地下径流为4 964万m3,因此水源地地下水量有保障。
4.3 引水管线工程地质条件
该处基础可置于第四系地层中,管线沿滩地布设,根据地层岩性管线大致可为第四系松散地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多为砂质壤土,其地基允许承载力(r)=150~200 kpa;临时开挖边坡比10.5~0.75。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管道冻胀问题,工程区最大冻土深1.80 m,建议管道埋深大于1.80 m,沿管线末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影响工程的不良地质现象存在,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5 供水工程
5.1 管网工程
根据项目区地形及温棚布置状况,输水管线在温棚间道路以直线布置。管网布设形式为树枝状,根据温棚用水量及实际地形进行管网的水力计算和管径选择,水力计算按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5.1.1 管径计算 管径计算选择根据管道沿线自然地形条件,以满足输水主管上游段的消能及下游各分支管线的供水水头要求为前提进行确定,流速在0.3~1.5 m/s之间,计算公式如下:
d=18.8(q/v)0.5
式中:d—管径(mm)
q—管道流量(m3/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