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寒 食 节 的 来 历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 日 习 俗(一) 荡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 蹴鞠 :就是用足去踢球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 节 日 习 俗(一) 节 日 习 俗(二) 放风筝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插柳: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 。 节 日 习 俗(三)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 植树: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 * * * * *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 明 诗 词 鉴 赏(二) 寒 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前二日(一说清明前一日,也有说是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据南朝梁宗懔《荆出楚岁时记》说,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就是寒食节,所以有“一百五”就为寒食节的代称。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子推的。 春秋时代,晋国的公子重耳为了逃避动乱,和介子推等臣子逃到偏远的地方。 重耳生病了,追随他的臣子只能给他送上野菜和野果。重耳叹气道:“我实在食不下咽啊!” 这天,介子推给重耳捧上了一碗香喷喷的肉汤。重耳惊喜地问:“好香!好香!你从哪弄来这美食啊?” 介子推不作解释。重耳吃了这碗肉汤,只觉精神好多了,病情好转,渐渐康复过来。 后来,重耳辗转得知,那碗肉汤的肉,原来是介子推在自己的大腿上割下来的。 十九年后,重耳终于当上了国君,是为晋文公。他封赏群臣,但却忘记了这位曾共患难的介子推。 介子推知道文公把他忘了,心中十分难受,且其本身不重功名利禄,就和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介子推走后,晋文公觉得很惭愧。他率领大队人马在丛山之间找寻介子推的下落。 晋文公没法找到介子推,便想到用放火烧山的方法把介子推逼出来。可是介子推宁愿和母亲葬身火海也不肯走出深山。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安葬遗体时发现一篇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这天,刚好是清明节的前一天。以后每年这天,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都不生火,只吃凉的食物,并把这天称为“寒食”。 清 明 介 绍 历 史 发 展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为三天。一直延续至今。 * * *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草果栽培技术.ppt VIP
- 药物设计软件:Schrodinger二次开发_(16).Schrodinger插件开发与使用.docx VIP
-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教育研究导论(宁虹主编)笔记.pdf VIP
- 药物设计软件:Schrodinger二次开发_(15).自定义分子力场与参数化.docx VIP
- 2019年高铁动车广告,高铁车身广告,高铁广告价格.pdf VIP
- 高考数学考点题型全归纳.pdf VIP
- 万华化学安全管理实践.pdf VIP
- 丹纳赫DBS管理系统.pptx VIP
- 金属焊接软件:SYSWELD二次开发_(6).焊接热源模型开发.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