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说课稿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历史教育2班 张卫佳 说教材 说学情 说学法 说教学程序 说 课 程 序 1、课标要求 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2、教材分析 本课紧承上一课介绍的两宋经济概况,从宋代的衣食住行、城市文化生活、节日活动三方面来介绍宋代的社会生活。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宋代城市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及其丰富,城市的习俗多姿多彩,呈现出中国传统农业习俗在城市生活孕育之下的新发展,使中国的城市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一)、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知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及娱乐活动,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掌握宋代服饰特点、明白什么是“瓦子” 学生通过学习“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明白丰富多彩的宋代社会生活,是宋代发达的社会经济的体现,也是民族交往民族融合的影响,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宋代节日内容丰富多彩的现象,增强辨析历史与现实能力,理解宋代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原因,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 针对重点突破:通过让学生寻找宋代的图片文字等素材,达到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学生在寻找中既有乐趣,又充分了解了宋代的社会生活。 2.难点:如何让学生走进宋代的社会生活,克服历史距离感和陌生感。 针对难点突破: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清明上河图》等多幅图片及宋代诗歌,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宋代的社会生活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故事,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通过收集资料、观察图片、情景模拟、体验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让他们在体验中感知历史、认识历史。 讲解法 对于课本中一些学生通过看书、讨论等法仍然不容易掌握的内容,采用此法,如重难点的突破 创设情境法 利用网络教学配合情境设置,引导学生到相关网站查阅资料,分组讨论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发现者、探究者; 分析归纳法 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 (一)、课前准备 列出宋代社会风貌特征表,包括宋代的衣食住行、城市文化生活、节日活动六个栏目。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以竞赛的方式完成表格,“看谁做的又快又准”,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又使学生对宋代的社会风貌形成较为整体的认识,为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并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去分别寻找这六个方面的素材。 (二)导入新课 以(清明上河图的视频)为载体,带领同学们一起穿越时光的隧道,到宋代的大街小巷去感受社会风貌。 。 (一)、合作探究 六个小组分别展示自学成果,各个击破学习问题。第一组通过展示三组图片,观察宋代服饰发展演变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生活的腐化,认识到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影响,并能批判统治阶级腐朽的价值观和畸形的审美观。 讲到宋代的饮食,通过学生展示图片及诗歌,引导学生分析宋朝南北方饮食在主食、肉食、饮料等方面的差异。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南北方民族融和加强,在饮食方面也有融和的表现。 其他内容通过展示《清明上河图》及宋代房屋、家具、交通工具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宋代农民、城市平民和达观贵人的住房和交通工具的区别;另外,通过观察《宴饮图》,了解宋代家具的特点:改变了人们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也奠定了明清时期的家具格局。 在处理瓦子这一难点上展示《清明上河图》局部,引导学生分析瓦子里有哪些活动?感受其热闹繁华。引导学生认识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的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既反映了物质生活的富足,又说明精神生活的丰富。 对于丰富的节日活动,请学生课前收集我国传统节日来历的典故,并说说今天传统节日的节庆活动(如春节、元宵、清明、七夕、中秋、重阳等)及节庆风俗,感受中国传统节日节庆风俗的丰富多彩。 【知识拓展】 设计开放性题目,中学生校园BBS:传统节日归去来兮——圣诞,情人节等西洋节在中国红红火火了,可是清明中秋等中国的传统的节日却不温不火了,这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到底要不要放假呢,要不要定位法定节假日?(学生可以即兴回答,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发E-MAIL给我)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SL防潮等级-J-STD-020(湿度敏感等级分类解说).docx VIP
-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一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小学数学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新版).doc
- 202X年幼儿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春风为伴 安全与我童行 课件PPT.ppt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01讲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VIP
- 危重症患者护理案例分析.doc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03讲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第03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pdf VIP
- 2025至2030爆炸物探测扫描仪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浙江省J12共同体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