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发酵工艺控制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发酵工艺控制2

三、连续发酵优点: 1、提高了生产率,一般至少几倍至十多倍。 原因①提高了发醇罐的利用率,其表示用两种: 生产单位重量的产品每日所需发醇罐的立方米。 或单位积的发醇罐每日生产的产品重量。 ②便于管理控制 由于上面原因,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水、电、气平衡易于控制。 四、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上:菌体生长与产物形成的关系, 最适D、最适菌浓度的掌握理论上的推导不 完全符合实际生产。 2、退化与变异:连续发酵时间越长越好, 但许多菌会发生退化,表现在生产能力上退 化,合成产物上发生变换。解决方法,更换 菌种或种子。 3、染菌问题:要解决之,对设备严密度、无菌操作 严格,及好气气体供给。 4、均匀度:与输送能否顺利进行,主要是丝状菌。 第四节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温度是保证酶活性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发酵系统中,必须保证稳定而合适的温度环境。 一、影响发酵温度的因素。 (1)产热因素:生物热和搅拌热。 (2)散热因素:蒸发热和辐射热。 发酵热就是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 ①生物热: 定义:生物热是生产菌在生长繁殖时产生的大量热量。培养基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物质被分解为CO2,NH3时释放出的大量能量。 用途:合成高能化合物,供微生物生命代谢活动,热能散发。 影响生物热的因素:生物热随菌株,培养基,发酵时期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菌株对营养物质利用的速率越大,培养基成分越丰富,生物热也就越大。发酵旺盛期的生物热大于其他时间的生物热。生物热的大小还与菌体的呼吸强度有对应关系。 实验发现抗生素高产量批号的生物热高于低产量批号的生物热。说明抗生素合成时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 发酵过程中生物热的变化 在四环素发酵中,还发现生物热和菌的呼吸强度的变化有对应关系,特别是在80小时以前。从此实验中还可看到,当产生的生物热达到高峰时,糖的利用速度也最大。另外也有人提出,可从菌体的耗氧率来衡量生物热的大小。 四环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系列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 1:效价;2:呼吸强度;3:生物热;4:糖浓度 ②搅拌热 定义:通风发酵都有大功率搅拌,搅拌的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液体与设备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 。 搅拌热的计算: Q搅拌=3600(P/V) 式中 3600:热功当量(kJ/(kW.h)) (P/V):通气条件下单位体积发酵液所消耗的功率( kW/m3) ③蒸发热 定义:通入发酵罐的空气,其温度和湿度随季节及控制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空气进入发酵罐后,就和发酵液广泛接触进行热交换。同时必然会引起水分的蒸发;蒸发所需的热量即为蒸发热。 蒸发热的计算: Q蒸发=G(I2-I1) 式中 G:空气流量,按干重计算,kg/h I2 、 I1 :进出发酵罐的空气的热焓量,J/kg(干空气) (4)辐射热 定义:由于发酵罐内外温度差,通过罐体向外辐射的热量。 辐射热的计算:辐射热可通过罐内外的温差求得,一般不超过发酵热的5%。 3,发酵热的测定 (1)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冷却水的流量和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由下式求得这段时间内的发酵热。 (2)通过罐温的自动控制,先使罐温达到恒定,再关闭自控装置测得温度随时间上升的速率S,按下式可求得发酵热: 二、温度对微生物影响。 分为嗜冷菌,嗜中温菌,嗜热菌 生长活化能25~33 104KJ/mol小于死亡的活化能104~122KJ/mol ∴死亡速率比生产速度对温度更敏感 三、温度对发醇影响 温度低,反应速度低,周期长 温度高,反应速度快,但菌易衰老,影响产量。 菌合成与产物合成温度要求不同。 温度通过以下方式影响发酵过程 (1)影响各种酶的反应速率和蛋白质性质 (2)影响发酵液的物理性质 (3)影响生物合成的方向。 例如,四环素发酵中金色链霉菌同时能产生金霉素。在低于30℃温度下,该菌种合成金霉素能力较强。当温度提高,合成四环素的比例也提高。在温度达35℃则只产生四环素而金霉素合成几乎停止。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速率变化 dX/dt =μX-αX 式中 μ:比生长速率 α:比死亡速率 当处于生长状态时,μα,α可忽略。 μ与 α与温度有关 根据Arrenhnius公式 μ= Ae-E/RT α= A’e-E’/RT 通常E’大于E,所以 α比 μ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 例:青霉菌生产青霉素 青霉菌生长活化能E=34kJ/mol 青霉素合成活化能E=112kJ/mol 青霉素合成速率对温度较敏感,温度控制相当重要。 五、最适温度的确定 在发酵过程中,最适温度是一种相对概念,是指在该温度下最适于菌的生长或发酵产物的生成。最适发酵温度与菌种,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和菌体生长阶段有关。 最适发酵温度的选择:在发酵的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