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公选课6月经病.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选课6月经病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月经病的预防调护。 2.熟悉:常见月经病的中医传统疗法。 3.了解:常见月经病的中医辨证。 教学内容 常见月经病的中医传统疗法。 常见月经病的中医辨证。 常见月经病的预防调护。 中医疗法(拔罐) 1.拔罐法: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 (1)留罐 (2)走罐 (3)闪罐 (4)针罐 中医疗法(拔罐) 2.作用机理: (1)负压作用: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2)温热刺激:能促进血液循环 (3)调节作用:调节人体免疫力 中医疗法(拔罐) 3.功能: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 中医疗法(拔罐) 4.注意事项: (1)患者宜采取躺卧姿势,避免坠落。 (2)适于拔火罐的部位是肌肉脂肪层厚、血管较少之处。 (3)避免烫伤、拉伤皮肤。 (4)注意保暖。   中医传统疗法(拔罐) 5.妇科常见病的治疗 痛经:关元、血海、阿是穴。 闭经:关元、肾俞。 月经过多:关元、子宫。 盆腔炎:腰俞、关元、三阴交。 中医疗法(刮痧) 1.刮痧法: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2.部位:背部、前胸、颈部、四肢。 中医疗法(刮痧) 3.操作方法:从上到下,由内到外,以出现紫色斑点或斑块为度。 颈项部→脊椎两侧→胸部→四肢 饮食疗法 1.食物的性质: 寒凉:兔肉、萝卜、柠檬、豆腐、瓜类、莲藕、橙子、香蕉 温热:狗肉、牛肉、羊肉、鱼虾、荔枝、红糖、生姜、桂圆 平性:豆类、鸡蛋、猪肉、甲鱼、蜂蜜、苹果、花生、白菜 饮食疗法 2.食物的五味: 酸:收敛固涩。如山楂、乌梅、食醋等。 苦:清热。如苦瓜等。 甘:补益、缓急止痛。如山药、大枣、蜂蜜等。 辛:发散、行气、通经脉。如葱、姜、花椒等。 咸:软坚散结。如海带等。 饮食疗法 3.辨证施食: (1)热证:宜食寒凉或平性,忌辛辣、温热之品。 (2)寒证:宜食温热性,忌寒凉、生冷之品。 饮食疗法 4.因人施食: (1)体质类型: 阴阳平和质:功能较为协调 偏阳质:亢奋、偏热、多动 偏阴质:抑制、偏寒、多静 (2)胖瘦:胖人多湿,瘦人多火 脐疗 1.脐疗法: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敷脐、贴脐、填脐、熨脐、熏脐、灸脐等。 脐疗 2.作用机理: (1)对穴位的刺激。 (2)药物的渗透吸收。 3.用法:冬病夏治 三伏贴 脐疗 4.优点: (1)适应症广: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强壮祛病,养生延年。 (2)使用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 (3)价格低廉 节约时间。 预防调护 1.饮食:饮食有节 2.起居:起居有常 生活规律:作息有时,睡眠充足。 顺应四时:气候、季节、昼夜。 预防调护 3.情志:情绪平和,豁达乐观。 4.用药: 5.运动: 月经先期、量多 1.中药治疗: (1)热 实热→丹栀逍遥丸、 虚热→知柏地黄丸 (2)虚 气虚→补中益气丸 肾虚→六味地黄丸 月经先期、量多 2.针灸治疗: (1)热:三阴交、血海。 (2)虚:气海、足三里 月经先期、量多 3.敷脐疗法: (1)热:清热凉血药,如黄芩、黄连、丹皮、地骨皮等。 (2)虚:补肾、益气养血,如当归、黄芪、白术、山萸肉、山药等。 敷脐或热熨 月经先期、量多 4.饮食疗法: (1)热:清热凉血,如莲藕、茅根绿豆等。 (2)虚:补肾、益气养血,如枸杞子、甲鱼、山药、胎盘等。 忌食温热、动火之品。 5.预防调护: 月经后期、量少 1.中药治疗: (1)血虚: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 (2)血寒:艾附暖宫丸 (3)气滞:逍遥丸 月经后期、量少 2.针灸治疗: (1)血虚: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2)血寒:关元、血海、三阴交 (3)气滞:合谷、太冲 月经后期、量少 3.敷脐疗法: (1)血寒:温里药,如肉桂、干姜、艾叶等。 (2)血虚:益气养血,如当归、黄芪、白术、山药等。 (3)气滞:陈皮、川芎、柴胡、木香等。 月经后期、量少 4.饮食疗法: (1)血虚血寒:宜温补,如羊肉、桂圆、核桃等。 (2)气滞:宜行气活血,如橘皮、玫瑰花、月季花、黄酒等。 忌食酸涩之品。 5.预防调护: 女性生理与健康 月经病的中医治疗 * *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