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草药 一点红 苦买菜 火炭母 水蜈蚣 香附 地稔 旱墨莲 风轮草 大丽花 白背花 小构树 穗序葱木 梵天花 黄槐 落地生根 乌桕 苦楝树 两面针 假连翘 一点红 一点红 学名:Emilia sonchifolia (Linn.)DC. 英文名:Sowthistleleaf Tasselflower,Red Tasselflower 科名:菊科 Compositae 别名: 叶下红、羊蹄草、红背叶、七十二枝花、假芥兰、山羊草、天毛草、野芥兰、牛尾膝、喇叭红草、羊蹄角、散血丹。 来源 为菊科植物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 (L.)DC.的全草。 一点红 【源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70厘米。茎直立,无毛或被疏毛,时有分枝。茎下部的叶片长5-10厘米,通常卵形,琴状分裂或具钝齿,上部的叶小,通常全缘,基部耳状,多少抱茎,无柄,叶背常为紫红色,故别名红背叶。花期长,春末至冬初开放,头状花序,长12-14毫米,具长柄,花枝通常二歧分枝。总苞绿色,圆柱状,基部稍膨大,苞片1列,约与花冠同长;花紫色,全为两性管状花,花冠先端5齿裂。瘦果圆柱形,长约4毫米,有棱,冠毛白色,柔软。 生于山野、路旁、村边。主产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江西。 采制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趁鲜切段,晒干。 一点红 化学成分 含微量氢氰酸、生物碱、酚类。 性味 性凉,味微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炎,利尿。用于肠炎、痢疾、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口腔溃疡、疮痈。 【注意事项】孕妇慎服。 一点红 【制法】去杂质洗净,鲜用或干用。 【性味归经】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肺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睾丸炎,乳腺炎,疖肿疮疡,皮肤湿疹,跌打扭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缚患处。 苦买菜 苦买菜 [别名]苦荬、老鹳菜、盘儿草、鸭舌草、苦球菜、兔仔草、牛舌草、土蒲公英、黄花菜、苦碟子、苦丁菜、败酱草、墓头回。 为菊科野苦荬属植物抱茎苦荬菜。以全草入药。夏季( 5~6月)间开花时采收全草,晒干。 [化学成分] 含黄酮苷约0.5%。 苦买菜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痈疖亲毒;乳痈;咽喉肿痛;黄疸;痢疾;淋证;带下;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用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搽;煎水洗或漱。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的山坡、田野、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苦买菜[药理作用] 1. 苦碟子对于小鼠有镇静作用。 2. 镇痛: 苦碟子经过去鞣质后,对动物的镇痛作用较未去鞣质者增强。 3. 苦碟子对于动物的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4. 本品水煎醇提物能明显抑制白血病患者白细胞脱氢酶的活性,但是对白细胞的呼吸无影响。体外试验,能破坏艾氏腹水癌细胞。 5. 本品注射液可明显增加离体豚鼠心脏和麻醉开胸狗的冠脉流量,降低狗心肌耗氧量。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心肌缺血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小鼠减压缺氧造成的死亡有保护作用。 6. 本品注射液可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 7. 本品对细菌毒素引起蟾蜍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使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使已接近停滞的血流重新恢复流动。 火炭母 火炭母 火炭母 【别名】翅地利、火炭星、火炭藤、白饭草、白饭藤、信饭藤 。 蓼科植物火炭母为多年生草本,全株均可入药。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等地, 日本、菲律宾、印度也有分布;生于山谷、灌丛、水沟边或湿地上。 用途: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腺炎、咽喉炎、赤白带下、风湿骨痛、肠炎、痢疾、皮炎、湿疹、跌打损伤、乳痈疮疖 火炭母 【性味】微酸、微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滞,凉血止痒,明目退翳。用于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肝炎,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白喉,百日咳,角膜云翳,霉菌性阴道炎,白带,乳腺炎,疖肿,小儿脓疱疮,湿疹,毒蛇咬伤。 【贮藏】置干燥处。 水蜈蚣 水蜈蚣 水蜈蚣 别称:裂叶秋海棠、三荚草(《岭南采药录》),金钮子(《广州植物志》),金钮草(《福建民间草药》),夜摩草(《广西药植图志》),寒气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十字草(《江西民间草药》),姜虫草、露水草、水牛草、三步跳(《贵州民间药物》),散寒草、姜芽草、寒筋草(《四川中药志》),水香附、燕含珠(《重庆草药》),发汗草(《中国药植图鉴》),山蜈蚣、水乌梅、无头香附、龙吐珠(《泉州本草》),金牛草、水香草(《湖南药物志》),一粒雪、土柴胡、三角草、落地杨梅、三箭草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