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X线成像基本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孔祥闯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X线的产生及特性 第二节 X线影像的形成及其影响 第三节 X线防护 第四节 医学影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第一节 X线的产生及特性X线的发现 在1895年以前,由阴极射线管产生的X射线在实验里已经存在了30多年,在射线发现前,不断有人抱怨,放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的照相底片模糊或感光。 如1879年的克鲁克斯,1890年的古德斯比德等人, 但发现 X 射线的却是伦琴。 第一节 X线的产生及特性 X线的发现: 1895年11月8日,德国科学家伦琴(R?ntgen)在研究阴极射线管气体放电时,发现附近涂有铂氰化钡的纸板上能发出肉眼可见的荧光,并且将手置于阴极射线管与铂氰化钡板之间,在纸板上显示出手的轮廓及骨骼影像.因为对这种射线还不了解,所以伦琴给它取名为“X射线”。 X线的发现 1895年12月28日,伦琴向德国物理学医学会递交了第一篇关于X射线的论文,《论新的射线》,并公布了他夫人的X射线手骨照片。 这个发现成为19世纪90年代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之一,为此,伦琴于1901年荣获全世界首次颁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世纪90年代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 1895 发现 X 射线 ( 伦琴 ) 1896 发现放射性 ( 贝克勒尔 ) 1897 发现电子 (J . J .汤姆逊 ) 第一节 X线的产生及特性 X线球管 X线球管 阴极。由金属丝组成,用低压电源加热,引起热发射,提供足够数量的电子; 真空室。能耐受足够的阳极和阴极间的电压,该电压把电子加速,称为管电压; 阳极。通常为镶嵌在铜制圆柱柱端斜面上的小钨块(靶),供高能电子轰击,将电子能量转变为X-射线光子。 (2)X线产生的条件 ①电子源,提供足够数量的电子; ②在真空条件下高电压产生的强电场和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③适当的障碍物(靶面)来接受高速运动电子所带的能量,使高速电子所带的动能部分转变为X线能。 原子结构 (3)X线的组成 连续放射又称连续X线或韧致辐射(bremsstrahlung):是高速电子与靶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的一束波长不等、连续的混合射线。 标识放射又称标识X线或特征辐射(characteristic radiation):是高速运动的电子与靶原子的内层轨道电子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3)X线的组成 韧致辐射:单位时间内大量的、能量不等的高速运动的电子同时撞击靶面,且与靶原子相互作用时损失的能量也各不相同,因而出射的X线是一束波长不等、连续的混合射线。 (3)X线的组成 特征辐射:高速电子撞击靶原子时,原子内层轨道电子被击出而留下一个空位,按能量分布最低的原则,处于高能态的外壳电子必然要向内壳层填补,产生电子跃迁现象,在跃迁过程中将其多余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射出来,产生X线,跃迁的电子能量差决定了这种X线的波长。由靶物质所决定的X线为标识放射,它与X线管的管电流无关。 它表征了靶物质的原子结构特性,不同的靶材料都有自己特定的线状光谱。 特征辐射 (3)X线的组成 综上所述: X线管内,高速运动的电子撞击阳极靶面时,大部分电子撞击到靶面物质的原子核或原子核附近产生连续放射; 另少部分电子撞击了靶面物质原子的内层电子,出现跃迁现象,产生标识放射。所产生的X线谱是由连续放射和标识放射叠加而成,标识射线占很小一部分,是在连续射线谱上出现的几个向上突出的尖端,随着管电压的升高,标识射线的量会增加。 (4)X线的本质 X线属于电磁辐射的一种,波长介入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约1×10-8~10-12m),具有电磁波和光量子双重特性,微粒性和波动性。 波粒二象性在表现时各有侧重:传播时主要表现为波动性,具有波长和频率;辐射和吸收时,主要表现为微粒性,具有能量、质量和动量。 X线在电磁波谱中的位置 (5)X线的质与量 X线按硬度分为硬X射线和软X射线。 软X射线指40KV以下的管电压产生的X射线。一般用于乳腺摄影。而一般诊断X线摄影采用的都是硬X射线。 半价层(half value layer,HVL)是指入射的X线强度减弱为原来的一半时某均匀吸收体的厚度。半价层越厚,表示X线质越硬。一般用铝的厚度表示。 It’s a radiography of three roses. Can you believe it ? 鸭嘴兽 (5)X线的质与量 X线的质(线质),一般用于表示X线的硬度(hardness of X-ray),即穿透物质的能力,它代表光子的能量,有时也指在某一波长范围内X线光子的平均能量。 X线的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与射线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即X线的光子数 X线束中的光子数。 (5)X线的质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