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一、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华生(1878-1958):1913年《行为主义者所看到的心理学》,成为行为主义学派的领袖,一年后把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作为他的学说的思想基石。1916年开始对儿童心理的研究,1929年出版《婴儿与儿童的心理照顾》 S----R(刺激----反应) “把行为而不是意识当作我们研究的客观对象”(华生) 华生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称之为行为,行为的基本成分是反应。(1)明显的遗传反应;(2)潜在的遗传反应(腺体分泌);(3)明显的习惯反应(打球);(4)潜在的习惯反应(思维)。(习得的反应,非习得的反应) 1、否认遗传的作用; 2、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给我12个健全的婴儿…” 3、对儿童情绪的研究 3、对儿童情绪的研究 认为情绪是身体对特定刺激作出的反应。刺激可能由许多微妙的因素所组成,而反应可能采取多种形式,其中包括原始的内脏反应,也包括许多习惯模式如打架、言论等。 认为婴儿有三种非习得的情绪反映:惧、怒和爱。它们是以后在环境中形成各种条件反射使情绪不断发展的基础。 强调家庭是儿童情绪发展的主要环境 强调情绪是一种“模式反应”,儿童具有三种情绪的基本模式 1、惧: 在环境中,经过条件反射能形成习得性惧怕。如艾伯特(11个月)的惧怕条件反射。 2、怒:身体运动受阻是引发“怒”的反应的刺激。 3、爱:产生爱的反应的刺激包括皮肤抚摸、轻拍等。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斯金纳(1904-1990),新行为主义 不仅考虑一个S与一个R之间的单一关系,而是同时考虑S与R之间的条件,称为“第三变量”,R=f(S.A)。A代表影响反应强调的条件,即“过去形成的条件” 把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应答性学习,是由一种确定的刺激所激发的行为,包括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和操作性行为(操作性学习,不是由刺激激发,而是由时不时发出的行为) 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反射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由斯金纳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学习的实验程序。 典型的实验方法是当老鼠一按压杠杆,就会得到一粒食丸,如此反复多次,老鼠就学会用按压杠杆的方式去取得食物。由这种通过不断强化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就叫操作性条件反射。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1925--),加拿大 社会学习理论于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耶鲁大学,班是重要的代表人物。其重要的课题是社会化,研究如何教育儿童掌握社会规范,变为社会所要求的理想的成人。 (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1、观察学习(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1)注意过程:定向过程(观察者本人的特征、榜样的活动特点、榜样本身具有的一些特点等) (2)保持过程:成功模仿一个行为模式之前,要先在头脑中保持所见内容的符号形式(视觉表象,符号转换) (3)运动复现过程 (4)强化和动机过程:一个人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新行为,可能去操作,也不可能不去操作,这取决地强化引起的动机作用。 2、三个核心概念: (1)直接强化: (2)自我强化: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 (3)替代强化: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对学习者本人的影响 3、观察学习的模式 (1)行为模式:通过榜样的操作 (2)言语模式:通过言语指导或指示 (3)象征模式:通过各种媒体(电视、电影),象征性地传递榜样行为的模式 (4)抽象模式:通过榜样的多种行为,让学习者从中接受指导这此行为的原理和规则的模式。 (5)参照模式:在传递抽象概念和困难操作的内容时,附加呈现一些具体的参考事物活动有助于学习者模仿。 (6)参与性模式:通过观察示范和依照参与活动以加快榜样行为的传递速度和提高模仿水平的模式。 (7)创造模式:观察者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各种榜样行为加以组合,形成新的行为。 (8)延迟模式:观察榜样示范后得到的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仍能再现示范行为的模式。 (二)社会学习的研究 1、攻击性 (1)20世纪50-60年代,利用“充气娃娃”做了一系列实验 (2)观点: 2、性别角色的获得 3、亲社会行为 第二部分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他以自己对病态人格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认为性本能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可分为两个时期 (1)早期理论:1895-1913年,是精神分析学的萌芽、奠基和形成,其主要内容除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和理论外,还有心理地形学、压抑和抵抗、梦的解释、泛性论、行为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 (2)晚期理论:1914或1920年-1939年,精神分析得到修正和补充,并发展成弗洛伊德主义,主要内容有本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