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品牌设计的竞争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服装品牌设计的竞争 主讲:余君 什么是服装设计 ?   设计一词近年来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比如:工业产品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广告招贴设计、服装设计、舞台美术设计等等,其意思也不一定相同,但就衣服的设计来说,是指为了某一种用途提出的独特创意,进而把脑中的构想具体表现出来,具体来说,就是以面料做素材,以人体为对象,塑造出美的作品。 什么是服装品牌?   服装品牌是具有一定市场认知度的、形象较为完整的,并有一定商业信誉的服装产品系统。 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    1984到2009 中国时尚产业志,这是一部中国时尚产业25年的发展史,在这条并不漫长,却充满奇迹并且曲折跌宕的时尚之路上,时尚产业20多年的发展脉络。相信,在时尚的外衣下,这条脉络反映着商业的本质和国家的变迁,从金钱、品牌的量变到中国人美丽的质变,从物质的升级到民族的自尊,那西方而来的时尚今日已彻底改变了我们,从暗涌到洪流,正在以不可阻挡的强势改变着整个世界。惟一不变的是:那些设计师的梦想和企业家的雄心,那些没有国界的永恒的美丽。  在业外人士的眼里,服装设计实在是个美丽的工作。这得益于媒体对设计师一惯的报喜无忧的浮华抄作,香槟美酒,名人云集,这种商业行为误导了许多人,甚至是设计师自己。而大多数设计师还是在踏实努力的工作着,他们离鲜花、掌声保持一定距离,不是没可能得到鲜花掌声,而是看这些东西来源于何处,是自家掏钱就没意思了,最终炒晕的只是自己。时装界圈内有名,圈外无名的现象是最好的说明,这好比一首脍炙人口的歌,不是因为歌有名,而是因为歌动听,使人记住歌名。炒作不过损失商家企业的几两银子,这也不是商家企业的唯一目的,而留给设计师的却是失重的滋味。     客观的讲,国内设计师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说坎坷也不为过,国内设计常把接收最新的时尚资讯,放在首位。但真正能用上的少之又少。首先是公司的不认可,其次是市场的反应,这是相辅相成的,似乎挣钱的款式未必新颖时尚,而是兼容较大的从20一40岁都能穿着的大众款式,这似乎已经成了多数服装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款标准。企业从来是以盈利为目的,这无可厚非。所以对于新颖脱俗的挑人款式,只有摆在样品室留作纪念了,给你一句“安慰”,不是款不好,只是款不卖,自己拿捏去吧,拿入钱财替入消灾,你的愧歉感足以扫净你所有对自己设计服装的矜持。设计师的资讯课似乎已经做过了头,公司也以慈悲为怀,给你个出路,走市场吧,说走不如说是抄,哪家好卖,抄哪家,这种快捷有效的工作方式,公司是极为鼓励的。所以你常会听到身边的亲朋好友说,“怎么每家的款式都很像,国内设计怎么了”, 产品追风,已经成了各服装公司的一道风景,国内大牌公司追逐国际大牌,中档公司追逐国内大牌,小公司又追逐中档公司,然后小公司之间相互追逐销售好一点的公司,而各公司的设计者们似乎正在无意识的培养一种在国外叫作买手的行业。买手的工作就是,看准哪家货好,买来当样品,再批量生产,但这叫买手,而不叫设计,国内设计师莫名奇妙的被推到两难的境地。导致如此结果的原因绝不是单一的。老实讲,中国国情确实没达到可以滋生养护设计师的大环境,设计师的特质就是引导时尚消费,这种特质显然并没有被培养起来。 国内品牌成长的路程 以服装为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内品牌成长的路程: 80年代初——卖劳力,“潮州全民的手工钩针、抽纱”、“来料加工”、“三来一补”——赚加工费。 80年代末——卖技术,“香港师傅、上海师傅”,进口先进的车衣设备。 90年代初——卖产品,“出口转内销”“西湖路灯光夜市”。 90年代中——卖设计(杂牌),“教育路时装街”。 90年代末——卖品牌,“左丹奴”“堡狮龙”为代表进入中国市场,“淑女屋”、“波顿”、“威鹏”等创牌。 2000年代初——卖文化,“休闲”、“牛仔”、“中国风”、“韩潮”、“日风”。 未来——卖概念, “概念鞋”、“概念车”、 “概念服装”、“BUBERRYS——田园贵族”。   对于中国人来说,“时尚”一词意味着什么?上世纪80年代,人们也许认为,这是买皮尔·卡丹或梦特娇;21世纪初,这个名词可能意味着Gucci、LV或者Hermès的皮包;2008年,“时尚”两字则远远不是满街可见的Logo可以代表的——它包括着除消费以外,顶级品牌背后蕴藏的文化,以及人们由此被改变的生活方式。    1984年的中国有这样一个说法:“一条皮尔·卡丹的皮带在广州卖到1000元人民币,市面上一头黄牛连皮带肉带骨头也卖1000元。当然,你牵一头牛不能代表富有,但你如果敢把一头牛变成一根皮带作系腰上,你就‘真牛’了。”   迄今为止,1979年皮尔·卡丹的到来对中国人来说仍然是件创世纪的大事。对于当时还不存在设计师职业,也没有服装设计专业的80年代中国来说,老百姓从来没想过衣服不仅是穿的,还能被当做艺术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