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经济学—第八章总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98年8月,国际投机商对港币发动新一轮进攻。香港恒生指数跌至6600多点。香港金融管理局在政府支持下入市干预,击退国际炒家的进攻,成功捍卫联系汇率制度。8月17日俄罗斯宣布年内将进一步扩大卢布兑换美元的浮动幅度,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俄罗斯爆发金融危机,并迅速波及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国际炒家在俄罗斯损失惨重,触发了对巴西货币雷亚尔的攻击,并全面带动欧美国家股市和汇市的剧烈波动。金融危机开始从亚洲地区向欧洲和全球范围蔓延。 2.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虽然绝大多数国家已经逐步从泥潭中摆脱出来,重新踏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轨道,但是,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惨痛经历和教训给所有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理解和反思金融危机非常重要,因为谁也无法预料下一次危机何时何地会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各国经济和国际社会如何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威胁始终是困扰现代经济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 第一,周期性危机理论的解释 有些人认为东南亚金融危机只是一场典型的金融危机,是历史上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数次危机中的一次而已。正如费雪和明斯基的理论所述,东南亚经济的高速增长把大批的投资者吸引到这块热土上,数百亿美元涌入东南亚新兴市场,并推动了房地产、证券和其它虚拟资产上的冒险行为。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投资和投机狂潮在泡沫产生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迅速转变为恐慌性的市场危机。在自我增强机制的作用下,金融体制本身就很不健全的东南亚国家相继发生了货币和金融动荡。高估的货币币值以及较少的国际储备诱发国际游资的投机炒作,最后演变为灾难性的金融和货币危机。在金融和经济结构相似的东南亚地区,一个国家骤然发生危机,并迅速波及和蔓延到整个东南亚地区。 按照这种金融危机的周期理论解释,金融危机并不能归咎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情况发生了基本改变。如果此类金融危机发生在欧美发达国家也许就不一定会造成如此严重的经济后果。 第二,对东亚模式的批评 “华盛顿共识”和新自由主义的支持者认为,东南亚金融危机源自于东亚模式的种种弊端。以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日本以及70、80年代的亚洲四小为代表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成为经济奇迹的代名词。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亚洲价值观的论调自然引起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不满。在许多人眼里,东南亚金融危机从反面说明了强调市场力量、自由竞争和减少国家干预的西方经济制度的优越性。而借助金融危机中IMF和世界银行以及欧美工业国家对危机的干预,建立在新自由主义基础上的结构调整理论和华盛顿共识成为东南亚国家接受援助的附加条件。 在东亚模式中,政府、银行和企业间的紧密联系构成东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而批评者指出,正是这种裙带关系特征的资本主义导致了东南亚国家的一系列经济和政治危机。个人、企业和国家普遍存在的道德风险造成银行的巨额坏账、政治腐败和冒险主义。当20世纪90年代大量外资流入到东南亚国家寻找新的利润源泉时,市场风险和国家风险进一步增加。市场泡沫的破灭以及外部投机者的冲击加重了东南亚国家的金融问题,金融机构破产、货币贬值和资产价格暴跌最终把政府推向破产的边缘。 第三,金融自由化次序颠倒 回顾发生在20世纪末的金融风暴,许多实现金融市场开放和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国家深受金融危机之害,而坚持资本管制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所受影响则相对较小。有一种观点认为,正是自由化次序出现了问题,导致东南亚国家在金融和经济危机中不堪一击。根据麦金农和肖的金融自由化理论,资本账户的自由兑换应该位于自由化的最后阶段。而东南亚国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压力下过早地取消了资本项目的管制。20世纪90年代,除了中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以外的东南亚国家,迫于美国、IMF和世界银行的压力,已经完全对外国银行和跨国公司敞开了市场。事实证明,东南亚金融市场向国际投资者开放成为一场灾难,因为这些国家不但没有吸引到对本国经济具有帮助的FDI和生产性投资,相反,他们却成为国际投机资本和游资的攻击对象。 金融自由化取消了管制,大大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低级阶段的东南亚国家,自由化并没有带来政府调控和监管能力的全面提升。不同于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东南亚国家希望实现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度和经济政策自主权等所有目标。对投资回报和政府政策的预期鼓励了外国资本流入,在固定汇率制下,这种情况会引起货币币值被高估。实际汇率下降导致东南亚国家出口竞争力的降低、贸易赤字的增加、国际收支全面恶化。东南亚国家过快的金融自由化和自由化次序的颠倒,加上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以及对宏观经济目标不切实际的安排成为金融和经济危机的主要根源。 3.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 如同21世纪的国际贸易体系面临着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争论,东南亚金融危机同样使人们清楚认识到国际金融体系也处在一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