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文言文翻译
第二节 文言文翻译 真题分析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3分) 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行”“森然”,“法度”名词作动词,符合法度) (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4分) 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呢!(“足”“无故”(古今异义)“与”“妄”) (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3分) 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交”意动用法;判断句) (1)考查方向: 考查重要语法现象(有重要实词、虚词或有词类活用现象、特殊句式)。 ?(2)命题特点: 主观题,要求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考查要求: 直译为主,不仅要把握大意,更要落实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 知识梳理 原 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留 :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官职、器具等 文言 2. 补:省略句式中需补出省略的成分 翻译 3. 删 :删去不必翻译的虚词等 方 法 4. 换 :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5. 调 :倒装句式中需调整句子的词序 1、放至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反复读句子 步 骤 2、圈注出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以引起注意 3、按照原则和方法在问卷上试译 4、检查落实后将译句誊写到答题卷上,力求工整无错别字 1、本考点的核心知识: 翻译的原则、方法、解题步骤 ; 2.指出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出现的知识、方法缺漏: ①不会判断特殊句式; ②不能根据上下文判断词类活用现象 查漏补缺 学习目标三:熟练判断句子中的特殊句式,并在翻译时使用“调”的方法 (1)诚然,卿不朕欺。(3分) 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 “诚然”“不朕欺”的语序) 翻译的主要方法: 宾语前置,“调” (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3分)? 陛下刚刚广开言路,怎么能过分给他加罪?(“方”“恶”“深罪”,) (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3分) 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怪进言的人。(“微”“几”)? 学习目标四:熟练判断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在翻译时体现出来 (1)是非若所知也。(3分) 这不是你所了解的。(判断句式和“是非”、“若”) (2)不病于无鸡乎?(3分) ?我不担心没有鸡吗?(“病”是动词:“担心、忧虑”) (3)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4分)? 没有鸡,不吃鸡也就罢了,距离饥寒还很远,像这样,为什么要扔掉(赶走)这只猫呢!(“则己耳”的语气,“去”、“若之”、“何”) 题型训练 (1)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3分) 自己通达又能让别人通达的人,想窘困也是不可能的。(“达”:使动用法;“穷”) (2)有而不施,穷无与也。(3分) 富有时不施舍,穷困时就没人援助。?(“与”:动词,给予,援助) 二、 (1)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3分) 商汤王流放夏桀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有这样的事吗?(放:流放,诸:兼词,“之乎” ) (2)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3分) 我只听说过周武王诛杀毁灭仁爱、正义的殷纣,没有听说他杀过君主。(“一夫”、“弑”和省略成分“周武王”)? 三、说 钓 1.B(比:相同、相等。) 2.B(B.均为“才”,副词。A.;表修饰或顺承;“却”,转折。C.“多久”,表时间;“多么”,表感叹语气。D.宾语前置的标志;主谓之间取独。) 3.?C 4.A(与开头“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矛盾) 5.①饵钩而下之。(3分) 把钓钩装上鱼饵投到水里(饵:名词活用为动词) ②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3分) 有时某日在某个地方钓到条稍大的鱼,我(以后)必定多次去那里(钓鱼)。(数数、焉) ③.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4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3).docx VIP
- 2025年水平定向钻市场调查报告.docx
- IPC J-STD-003D CN 中文目前最新版TOC.pdf VIP
- 2024年杭州钱塘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招聘真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VIP
- 飞机主动杆结构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doc VIP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婴幼儿保育组”赛项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汇总).docx VIP
-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 1 Changes in the way we live.ppt VIP
- CNAS-CL02-A006:2018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输血医学领域的应用说明.pdf VIP
- xx集团粮食仓储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