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命起源与演化(通14)
十、物种的起源与进化 1. 物种的概念 物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生物学单位 物种的各种概念 模式概念、唯名论概念和群体概念 非时向的物种概念 表型种(形态种)概念 生殖种(生物学种)概念 生态学种概念 生殖种(生物学种)概念 物种是能相互交配生育的自然生物群体,一个物种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物种的自然群体在生殖上是互相隔离的 姊妹种(sibling species)的发现 物种的各种概念(续) 时向种的概念 时间种概念 分支种概念 十、物种的起源与进化 2. 性和有性生殖的起源 有性生殖的普遍性 十、物种的起源与进化 2. 性和有性生殖的起源 有性生殖的起源时间 减数分裂产生的时间 多细胞生物产生前后(具古生物学证据,性分化与多细胞化密切相关) 生物之间、个体之间遗传物质的交换可能很早就存在 十、物种的起源与进化 2. 性和有性生殖的起源 性和有性生殖产生的原因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比较 从繁殖后代的角度来看,无性生殖无疑是更有效率、更节省资源的一种方式 十、物种的起源与进化 2. 性和有性生殖的起源 性和有性生殖产生的原因 有性生殖存在的原因 有利于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遗传物质的交流和重组,使种内遗传多态性增加 使遗传变异可以较快地在物种内传播开来,促进种内进化(渐进化、小进化) 加速生物进化(推论) 有性生殖存在的原因(新观点) 修正有害变异(以未产生有害变异的另一种性别作为修正模板) 起到稳定物种的作用(限制快速的物种形成) 雄性的成本可被对有限资源的竞争所补偿(Nature, 2000, 404: 281) 十、物种的起源与进化 2. 性和有性生殖的起源 为什么有性生殖中只有两种性别? R. A. Fisher 在1958年曾明确提出过这个问题(在其著作The Genetic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 中) 有性生殖中具多种性别的好处 十、物种的起源与进化 2. 性和有性生殖的起源 为什么有性生殖中只有两种性别? 新观点:基因组“争斗”的进化妥协结果 为什么有性生殖中只有两种性别? 基因组“争斗”的进化妥协结果 两种生殖细胞融合后,两个细胞核会重新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但来源于两个细胞的线粒体或叶绿体并不会合在一起,它们只是混在细胞质中 来源于不同细胞的线粒体或叶绿体在共享同一细胞质时,双方不但不能给与对方任何好处,而且还会与对方在空间和资源上发生竞争,因此,从“自私的基因” 的观点看,这就很容易引起细胞内的“战争” 为什么有性生殖中只有两种性别? 基因组“争斗”的进化妥协结果 为了使有性生殖能顺利进行,生物进化必须产生出一种能避免发生细胞内“战争”的方式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形成只有两种性别的有性生殖体系,其中一种性别放弃把细胞器传给下一代的机会,而另一种性别则享有把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的权利 为什么有性生殖中只有两种性别? 基因组“争斗”的进化妥协结果 自然界中也有个别种类的生物有不止两种的性别 一种粘菌有13种性别 为什么有性生殖中只有两种性别? 基因组“争斗”的进化妥协结果 自然界中也有个别种类的生物有不止两种的性别 在这样的有性生殖体系中,也是采取一种性别的线粒体传给后代,另一种性别的线粒体不传给后代的方式来避免细胞器官的纷争(13种性别分成13个等级) 为什么有性生殖中只有两种性别? 基因组“争斗”的进化妥协结果 多性别的有性生殖体系是不稳定的,很难作为一种普遍的方式传播开来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绝大部分通过细胞融合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都采取了最简单、最保险的只有两种性别的体系 为什么有性生殖中只有两种性别? 基因组“争斗”的进化妥协结果 通过“接合” 方式进行有性生殖(无细胞融合的接合生殖)的生物则往往有多种相当于性别的“接合型” 十、物种的起源与进化 3. 物种形成的机理 渐进的种形成(gradual speciation) 异地(异域)物种形成(allopatric speciation) 地理物种形成(地理隔离导致种分化) 同地(同域)物种形成(sympatric speciation) 交配季节不同、寄主专一性等导致种分化 十、物种的起源与进化 3. 物种形成的机理 快速的种形成(量子种形成,quantum speciation) 快速、跳跃式的物种形成 基于少数个体,一般都是同地物种形成 途径:多倍体化、大突变、hopeful monster 等 快速的种形成(量子种形成) 通过种间杂交,杂种后代再发生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也可形成新种 Helianthus anomalus,H. annuus与H. petiolaris是3种不同的野生向日葵,它们都是二倍体,且染色体数目相同(2n = 34) H. anomalus是由H. annuus与H. petiol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