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重点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救护理: 对自缢者,应“徐徐抢救,不得截绳,中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 3、华佗 * 1.急救技术 2.创面处理 3.最早的导尿术记载 4.疾病防治:腹水的饮食指导、瘿病和狂犬病的治疗 ★(四)魏晋南北朝——《肘后备急方》 ★(五)隋唐五代时期 1、孙思邈 (1)医德高尚 (2)重视妇、儿科的护理 (3)重视食疗 (4)生活起居 (5)用药护理 (6)精神调养 (7)老年人养生 (8)护理技术 首创细葱导尿法 医德高尚 《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专论医德。 “若有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妇产科护理 婴幼儿护理 老年护理养生 ★(五)隋唐五代时期 2、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3、王焘与《外治秘要》 专科护理的发展 《太平圣惠方》 用药护理 《脾胃论》 《饮膳正要》 饮食护理 《保生要录》 生活起居护理 《卫济宝书》 《妇人大全良书》 《小儿药证直诀》 专科护理 (六)宋金元时期 (六)宋金元时期 “桑白皮、紫藤香煮一周时,以紫藤香末藏之。” “脱肛,大肠热甚也,用酸浆水煎三五沸,稍热涤洗三五度,次以苦剂坚之,则愈。” (六)宋金元时期 (七)明清时期 ※ 温病护理 (1)吴有性:《温疫论》 (2)吴鞠通: 口腔护理 (3)隔离消毒方法:雄黄、艾叶 (七)现代中医护理学的蓬勃发展 ——(建国到至今) 中医护理学科发展与展望 2009年,中医护理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2012年,护理学一级学科,中医护理学二级学科; 2012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护理专业委员会 成立。 国家卫生部制定《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 “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优势,促进中医护理可持续性发展。” 国内中医护理开展 国 外 学 习 中 医 护 理 * 历史与发展 哲学背景 护理程序 思维方法 二 一 四 三 三、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的异同 复习思考及作业: 1、复习各历史阶段著名医家的著作、护理观点及有关中医护理理论与技术。 2、为何后世以“杏林”二字代表医界?“杏林春满,誉满杏林”何义? 3、请总结归纳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的异同点。 * 课程简介 教师安排 学习目标 学习方法 课程的作用与内容 是中医护理学的主干课程之一 是临床专业基础课 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临床各科的桥梁作用  思想观念  实践技能 理论知识 通过实践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反复练习,灵活运用 牢固树立中医护理理念 学习目标 中医护理总论 教学内容 中医基本护理 中医护理技能 发展概况 用药护理 饮食护理 情志护理 生活护理 药熨法 拔罐法 灸法 耳穴埋豆法 基本特点 刮痧法 熏洗法 护理原则 预防护理 体质调护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第一章 绪论 中医护理学基础 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戴燕铃 教学目标 一、中医护理学 * 萌芽时期 夏-春秋时期 战国-东汉时期 宋金元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 魏晋南北朝 明代 清代 近代 现代 ★二、中医护理学发展过程 (一)萌芽时期 最早的中医护理技术 (二)夏-春秋时期 医事制度——“徒” 改善个人、环境卫生 饮食方面 重视情志 传染病预防——“隔离制度” 饮食方面: 医事制度——食医 饮食应与四时相应 “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周礼》) 重视情志护理: “喜、怒、哀、乐、爱、恶、欲之情,过则有伤。”(《周礼》) 传染病预防: “四时皆有疠疫,春时有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 “春行秋令,则民大疫,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周礼》) ★(三)战国-东汉时期 1、《黄帝内经》 饮食护理 生活起居 心理护理 病情观察 音乐疗法 中医护理技术 饮食方面: 脏腑病证饮食禁忌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 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生活起居方面——天人合一学说 (1)顺应四时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为气”。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生活起居方面——天人合一学说 (2)机体一天之中的生理、病理变化 “朝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