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选修一果酒果醋
三、果酒和果醋实验流程示意图 五、课题延伸: 如何证明果汁发酵后有酒精产生? 2、实验步骤 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冲洗次数不宜太多。 去除枝梗 榨汁后装入发酵瓶 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简易装置每天排气2~4次 10天后,取样检验果酒制作 果酒制成后在适宜条件下醋酸发酵 7~8天后检测醋酸 操作注意问题: 1、材料的选择和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冲洗还是先去枝梗,为什么?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3、控制发酵条件:制葡萄酒时,为何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何要将温度控制30~35℃?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通气口充气? 先冲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需要从发酵过程全面考虑。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 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完全揭开瓶盖等。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 醋酸菌是好氧菌,需要氧气的参与。 5、如何检验果酒、果醋制作成功? 酒:嗅味、品尝、镜检、重铬酸钾检测 醋:嗅味、品尝、镜检、PH鉴定、观察菌膜形成 6、发酵超过适宜时间后,密闭容器的培养液中乙醇达到一定量后CO2不再增加,原因是什么? 1)葡萄糖被完全分解 2)酵母菌被酒精杀死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P4 1、由于发酵作用,糖分大部分转变为CO2和乙醇。CO2 排出越来越旺盛,使发酵液沸腾,CO2从排气口排出,在发酵10天后,现象最明显。发酵过程产热,会使发酵液温度上升,但酒精发酵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发酵过程中,色素及其他成分逐渐溶解于发酵液中。 2、葡萄酒色泽鲜艳、爽口、柔和、有浓郁的果实香味;果醋具有琥珀色或棕红色,具有特有的果香,酸味柔和,稍有甜味,不涩。 设置对照组,将葡萄汁进行高压灭菌,分别装入1和2号发酵瓶中,1号加入酵母菌,2号不加。比较发酵结果。证明醋酸,则用品尝或pH试纸。 3、如何证实葡萄汁转化为葡萄酒是由于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如何证明有醋酸的产生。 * * 高考对本模块考试能力要求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 要求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生物实验与技术,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与技术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等科学研究方法。 34.(8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2007年) 乙醇等“绿沟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玉米秸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多选) A.酶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 (3)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 (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原为 。 (4)从生物体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 技术。 (5)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 34. (8 分)【 生物一生物技术实践】 (2008年) 科学家发现家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菌活性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极强的杭菌能力,受到研究者重视。( l )分离该抗菌蛋白可用电泳法,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 、大小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的 不同而实现分离。( 2 )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检验该蛋白的体外抗菌特性。抗菌实验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陈主要为细菌生长提供 和 。( 3 )分别在加入和未加入该抗菌蛋白的培养基中接种等量菌液。培养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种培养基中菌落的 ,确定该蛋白质的抗菌效果。( 4 )细菌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和 。实验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 处理。( l )电荷(带电情况) 迁移速度( 2 )碳源 氮源( 3 )数量( 4 )平板划线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古特大桥(65+110+65连续刚构桥)毕业设计书.docx VIP
- 骨筋膜室综合征.pptx
- GB3836.14-2014 爆炸性环境 第14部分:场所分类 爆炸性气体环境.pdf VIP
- 大海啊,故乡.doc VIP
- 蝶阀专用法兰..doc VIP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二单元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1)求职与应聘【课件】.pptx VIP
- 中煤能源: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VIP
-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习题+答案.docx
- 最新中小学校长竞聘面试题(卷)精选.doc VIP
- 2024年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4章 光的世界 6.跨学科实践:眼睛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