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疗药物Chemotheraputic Drugs 化疗与化疗药物 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化疗):对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虫,癌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 Paul Ehrlich首次提出化疗概念,昏睡病/梅毒。 化疗药物分类: 抗微生物药( 抗菌,抗病毒,抗真菌); 抗肿瘤药; 抗寄生虫药。 第10章 抗菌药物 一、感染(infection) 1. 感染; 2. 细菌(bacteria); 3.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4. 细菌的耐药性(drug resistance); 5.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6. 联合用药。 二、磺胺类药物; 三、甲氧苄啶; 四、喹诺酮类抗菌药。 常用术语 抗菌谱:抗菌药的抗菌范围。 窄谱抗菌药: 仅对单一菌种或一属细菌有效; 广谱抗菌药: 不仅作用于G+、G—细菌,且 对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也可有效。 抗菌活性: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抑菌药 (Bacteriostatics) ; 杀菌药 ( Bactericidals )。 抗菌素(antibacteria agents)抗菌活性测定方法: 体外: MIC(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 MBC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能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 体内:实验性治疗研究。 Bacteriostatic vs Bactericidal Action 抗菌素(antibacteria agents): 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作用的药物。 抗生素(antibiotics): 由微生物合成的能杀灭或抑制其它微 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 长期应用抗菌药治疗病原体感染,使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LD50/ED50比值。 一、感染(infection)与炎症(inflammation) 1. 感染: ⑴炎症:炎症是机体对致炎因子的损伤所产 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 主要表现: 局部组织变性、坏死,体液 和血细胞渗出,血管通透性升高,增生改变。 临床表现:红、肿、热、痛、胀,机能 障碍,发热,白细胞增多,代谢加强。 (2) 致炎因子: a. 生物病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 b. 物理因子:机械损伤。 c. 化学因子:刺激、侵蚀。 d. 免疫因子:免疫反应、淋巴因子。 指在致炎因子作用下,由局部组织或血液产生和释放的参与炎症反应的活性物质。 a. 源于细胞的: 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白三烯、 细胞因子(TNF, IL)、溶酶体成分、 淋巴因子。 b. 源于血液的: 激肽类(激肽释放酶、激肽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补体系统。 ⑵发热(fever): 发热一般不是独立疾病,而是与体内病变有密切关系。 深部温度; 浅表温度。 体温调节高级中枢:下丘脑; 次级中枢:延髓、桥脑、中脑、脊髓。 致病微生物及其 代谢产物; 内毒素;外毒素 发热 致炎物; EP 下丘脑 激活物 炎症灶激活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 淋巴因子;类固醇。 EP:内生性热源(endogenous pyrogen). 发热的三个时相及其特点: a. 寒战期(体温上升期):深部体温上升,产热多,散热少;皮肤温度低,自感发冷。 b. 高峰期:深部体温达到高体温调定点,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有波动。 c. 退热期:高体温调定点回降到正常水平,散热多,产热少。 2. 细菌(bacteria) ⑴.细菌结构: a.细胞壁(cell wall):支原体无壁; b.细胞膜;c.细胞质 d.环状DNA:遗传物质。 e.质粒(plasmid):小的环状DNA。 抗生素、耐药性、毒素等基因所在。 f.荚膜(caps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