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颈内静脉为胸锁乳突肌所覆盖 Internal jugular 颈内静脉 subclavian 锁骨下静脉 right innominate 右侧无名静脉 Cephalic 头部的 axillary 腋下的 * * 锁骨下静脉的解剖 △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一肋骨外侧缘,成人长度大约3~4cm axillary △前方为锁骨内侧缘、下方为第一肋骨上表面、后方为前斜角肌 △锁骨下静脉越过第一肋表面略呈弓形;然后向内下跨越前斜角肌 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锁骨下静脉正位时最高点在锁骨中点偏内,侧位时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前下方其间有前斜角肌分隔,成人厚达0.5~1.0cm。 1)与经颈内静脉置管相比,成功率较低 2)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气胸 3)特别适用于颈动脉手术; 4)由于置管后位置易固定、病人耐受性好,也适宜于长期留管或用于大静脉营养。 锁骨下静脉穿刺特点 锁骨下静脉穿刺传统方法 锁骨下径路 锁骨上径路 锁骨下径路(传统方法) △体位:上肢垂于体侧并略外展,头低位15°,肩后垫小枕(背曲),使锁肋间隙张开,头转向对侧 △穿刺点定位:锁骨中、外1/3交界处,锁骨下1.0cm 先用2%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试穿大多穿不到 右手持穿刺针,保持针尖斜面向足侧,针干与皮肤平面呈15-25°,针尖指向胸骨上凹 诀窍:尽量保持穿刺针与胸壁呈水平位,贴近锁骨后缘进针,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进针时可用左手拇指向下按压皮肤,可以轻松避开锁骨。 五、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进展 1.穿刺置管路的发展 锁骨上进路 Yoffa(1967):锁骨与胸锁乳突肌外缘夹角处. James (1973):锁骨与胸锁乳突后缘夹角等分线。 Haapaniemi (1974):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锁骨上处 黄纪坚等(1993):右锁骨上缘中、内1/3交点 谭冠先等:改进锁上进路锁骨中点外侧0.5 ~ 2cm上缘 谭冠先等: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锁骨上0.5 ~ 1cm处 1.穿刺置管路的发展 锁骨下进路 Aubaniac(1952),wilson(1962):锁骨中点下缘。 Morgil (1967) : 锁骨中、内1/3交点处下缘。 Tofield (1969) : 改进锁骨下进路锁骨中点外侧下缘。 张海波,等(2002):第2前肋与锁骨中线交点。 方机,等(2002)锁骨中点外侧0.5~1cm,锁骨下1 ~2cm。 2.锁骨下静脉置管相关研究进展 肩部不同位置对锁骨下静脉与锁骨位置关系的影响(尸解研究) ▲肩部正常位 : 锁骨下静脉与锁骨中1/3段前后重叠 ▲轻度放低肩部: 增加锁骨下静脉与锁骨重叠范围 ▲抬高肩部: 减少锁骨下静脉与锁骨重叠区 Tan BK: J Trauma 2000, 48(1):82-6 3 . 锁骨下进路的技术改进 病人体位: 平仰卧、肩后不垫枕,自然头位或头稍偏向置管一侧(传统:肩后垫枕、头偏向对侧、头后仰) 进针点: 正常或偏瘦型:锁骨中点,下1cm 肥胖型:锁骨中点外侧1 ~2cm , 下2cm 进针方向: ▲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缘与锁骨夹角后方(推荐) ▲指向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外缘与锁骨夹角上缘(方机) ▲传统方法:指向胸锁关节、胸骨角、胸骨上窝、喉结 穿刺技巧: 左手拇指压于进针点,食指轻按于针尖拟刺进锁骨下静脉部位的体表投影处。 同时针尖斜坡朝向下方。 置管体位: 头偏向穿刺一侧,使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夹角变小,减少导管误入颈内静脉。 置管深度: ▲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第3肋软骨与胸骨连结部的水平。 ▲穿刺点至胸锁关节距离 + 5~6 cm ▲王宏志等:13 ~ 15cm(右侧) ▲方机等:11 ~ 14cm ▲ Chalkiadis等:11.5 ~ 15cm 三中点法: 锁骨中点下缘为A点,胸壁和上臂形成的腋窝皱褶为B点,也可以用该处胸大肌肌腱定位。 进针点:A点与B点的连线中点为穿刺进针点(C点)。 穿刺方向:与胸壁呈30°的角(有人15°角),朝锁骨中点方向进针(或:针尖方向指向胸锁关节后上角) 4 . 锁骨下进路的建议 高度肺气肿,呼吸困难病人慎用 选择进针点合理(不推荐锁骨中、内1/3交点) 穿刺针与冠状面夹角不宜30° 穿刺针靠近(不是紧贴)锁骨后面进行 进针向上不超过锁骨上缘、向内不超过同侧胸锁关节 六、PCVC的安全问题 1. 主要并发症 穿刺并发症 置管并发症 误穿动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四讲-十七年小说概述-革命历史题材创作.ppt VIP
- 12.1 内能(教学课件)物理沪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十七年农村小说-PPT.pptx VIP
- 书法校本课程教材.pdf VIP
- 人身保险的发展历程-早会晨会培训ppt课件专题.pptx VIP
- 2025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考试彩蛋押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docx VIP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押题密卷(含答案)——高中语文教师专项.docx VIP
- DB37_T 5193-2021 边坡客土喷播生态防护技术标准.docx VIP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押题卷(含答案).pdf VIP
- 暖通专业英语词汇.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