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拿来主义》“步步高”
* * * * * 必 修 三 苏教版 文本9 拿来主义 金榜苑 “步步高”同步课件 鲁迅 拿来主义 1.记:积累重点字词,诵记鲁迅的名言警句。 2.读:把握鲁迅先生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体会本杂文语言的犀利、幽默。 3.写:借鉴破立结合的方式写一篇时评。 4.练:从语言风格中把握文本论证的技法。 【学习重点】 作者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 、《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同年6月7日《中华时报》的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本文写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 课前阅读识记——了解文学常识 课前阅读识记——了解文学常识 背景介绍 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动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的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 , 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文 章,阐明了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法,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 课前阅读识记——了解文学常识 文体知识 杂文是一种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是具有文学性的议论各种社会问题的文章。其主要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①迅速反映现实生活,②短小犀利, ③具有幽默感和灵巧性,④议论形象化。 视频朗读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xǔ ɡēnɡ zhì lìn sè suǐ pái huái pì bié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dù duó càn chán (2)多音字 . . . . ①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②自诩:自夸。 ③古董:a.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可供了解古代 文化参考;b.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 ④礼尚往来: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崇尚,重视。 ⑤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炙,烤肉。 ⑥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儿。 ⑦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⑧勃然大怒:非常生气和愤怒。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变脸色的样子。 (1)词义理解 2.涵咏词义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①接受·接收 【辨析】“接受”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 。“接 收”指,a.收受;b.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 来;c.接纳。 【运用】 a.据俄罗斯媒体援引厄瓜多尔媒体23日报 道,美国“监控门”事件解密者斯诺登已在莫斯科 接受了厄瓜多尔大使馆医生对他的身体检查。 b.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叙利亚反对派早就开始接 收来自境外的武器,否则叙利亚不可能发生现在的事情。 (2)近义词辨析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②不免·未免 【辨析】都是语气副词,作状语,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区别是,“不免”是“免不了”之意,用来加重句子的语气,表示某种结果在客观上不可避免,有时还可以作谓语;“未免”用来缓和句子的语气,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某种过分情况的不以为然,含有委婉的意味,不能作谓语。 【运用】 a.7 600万,这是截止到昨天,广州恒大在亚冠联赛晋级后获得的总奖金数,这一奖金额度甚至超过了一些中超球队全年预算的一半,许多国内球员不免唏嘘。 b.中国每年的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被找回来的大概只占到 0.1%,拐卖儿童犯罪行为未免过于频繁。 (2)近义词辨析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课前阅读识记——速读感知课文 通读全文,本文可分为哪几部分? 答案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 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