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及其安全防护.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

《工业卫生》 电子教案 主讲人:裴晓东 2008年4月16日 主要参考书 《采矿工业卫生学》,王秉权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学》,王世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年; 《煤矿安全手册——第12篇:矿山救护;第13篇:工业卫生及劳动保护》,赵全福等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年; 《工业防毒技术》,袁昌明等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工业卫生》讲义,左树勋编,2002年8月; 第7讲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 7.1 辐射概述 7.2 电离辐射 7.3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7.4 非电离辐射的安全防护 7.1 辐射概述 7.2 电离辐射 7.2.1 前言 7.2 电离辐射(续) 7.2.2 衰变和辐射 7.2 电离辐射(续) 7.2.3 辐射单位 7.3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 7.3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续) 7.3.1 外照射的伤害及防护 7.3 辐射伤害及其安全防护(续) 7.3.2 内照射的伤害及防护 7.4 非电离辐射的安全防护 7.4.1 前言 7.4 非电离辐射的安全防护(续) 7.4.3 红外线的安全防护 7.4 非电离辐射的安全防护(续) 7.4.4 微波的安全防护 7.4 非电离辐射的安全防护(续) 7.4.5 非电离辐射的防护标准 (3)加强个人防护 防止放射性物质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或皮肤、伤口进入人体内; 主要防护用具有口罩、工作服、靴子、手套等; 工作后的淋浴更衣是防止放射性物质带回家中和进入体内的重要措施; (4)在氡气高析出率的矿山,应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岩壁和矿石的氡析出量 如在矿壁上喷涂偏氯乙烯塑料膜、乳液薄膜等; 及时密闭采空区和废旧巷道是老矿井防氡的关键措施; (5)防止氡子体进入人体内,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防尘工作 非电离辐射——泛指电磁波的辐射; 包括从波长为105m的无线电长波到波长为10-14m的宇宙射线等一系列波长不同的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及宇宙射线; 在工程防护上具有实际意义的是紫外线、红外线和无线电波的高频波段三种类型; 7.4.2 紫外线的安全防护 紫外线对人的伤害主要是人的眼角膜和人体皮肤; 紫外线伤害眼角膜可引起羞光眼炎、角膜白斑伤害、流泪、结膜充血、疼痛、睫状肌抽搐等; 皮肤伤害主要引起红疹、红斑、水疱,严重可有表皮坏死和脱皮,有时有头疼、眩晕、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 过度的紫外线暴露能引起皮肤损伤,表现为晒伤、色素沉着、光变态反应以及皮肤癌等; 防护措施 工业上防护紫外线的危害,应重点对电焊、弧焊等作业进行防护; ①作业时必须使用防护面盾和防护眼镜,不带防护或防护镜片不合要求进行电焊作业很容易造成眼睛伤害,并快就会出现症状; ②电弧焊作业要设置防护屏障,防止非作业人员进入电焊作业区而受到伤害; ③加强宣传教育,让人们知道其危害性,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作业区,更不要用裸眼观看电焊作业; 物体温度达到1200℃以上时,光谱中可出现紫外线,温度越高,波长越短,强度越大; 冶炼、切割金属、电焊均可使眼睛受到紫外线伤害; 电光性眼炎(职业病的一种)就是紫外线造成的伤害; 电焊车间应采用黑色墙壁减少辐射的反射; 对日光中的紫外线防护较为容易,应穿着合适的衣服,加强个人防护; 在海面、水面、雪地和沙漠的强烈日照下,也要加强对眼睛的防护,如雪盲; 红外线的量子能量仅1.5eV左右,不能对生物组织形成电离和光化学反应,生物作用主要是热效应; 红外线对皮肤损伤表现为热红斑; 伤害先是灼痛,严重时可导致皮肤烧伤; 对眼角膜的伤害是可引起不可逆性角膜浑浊; 对红外线的防护重点是防止对眼的伤害; 接触高温作业的工人,眼睛白内障的发病率奇高,即为红外线所伤害; 接触范围: 在工业中使用的高频波段,按其作用性质可区分为两类: 一类是中长波段的电磁场用于对导体及半导体进行感应加热,包括淬火、熔炼及高频焊接等,频率一般为200~800 kHz; 另一类是利用短波对非导体进行介质加热,多用于塑料制品的热合、棉纱木材的干燥、橡胶硫化等,频率一般在10~40 MHz; 微波用于无线电测位、导航、天文学、气象学及核物理方面; 微波还有加热快、均匀等优点,广泛用于粮食干燥、杀虫等方面; 危害: 较大强度的无线电波对机体的主要作用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 头昏、无力、白天瞌睡、晚上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常见的症状,还可有情绪不稳定、多汗、脱发,消瘦等症状; 除神经衰弱外,较具特征的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主要反映在心血管系统,呈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13.3kPa(100mmHg); 外部照射对人体伤害最主要是眼,其次为睾丸和皮肤(大强度时);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