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ppt
预习检测: ①萧瑟 ② 和煦 ③干涸 ④吞噬 ⑤裸露 ⑥戈壁滩 ⑦庇护所 ⑧ 近在咫尺 ⑨鹭鸶 ⑩张骞 ⑾水泵 sè xù hé shì luǒ gē bì zhǐ lù sī qiān bèng 请给相应的词语进行连线: 萧瑟 和煦 干涸 裸露 戈壁 沧海一粟 无垠 边缘 温暖 没有东西遮盖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 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沿边的部分 辽阔无边 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较少 罗布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 从课题来看,我们能获取哪些信息? 自选话题,自读课文,圈点勾画 ①美丽的罗布泊 ②恐怖的罗布泊 ③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④课文中强烈的忧患意识 美丽的罗布泊 1.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生命绿洲。 2.张骞眼中: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湖水如镜,河流清澈;丝绸之路。 3.斯文 赫定: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和煦的,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 …… 恐怖的罗布泊 1、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此地。 2、绿色长城在干渴中崩塌。罗布泊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3、“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4、“……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5、“站在罗布泊边缘……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 作者用了什么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妙用? 对比手法的运用集中表现在对罗布泊今昔情况的对比,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反差,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③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人为改变河道 消亡? 人口激增、需水量猛长??? 愤怒 ??????????? “四盲”吸水河抽干 人为改变河道 消亡? 人口激增、需水量猛长??? 愤怒 ??????????? “四盲”吸水河抽干 人为改变河道 消亡? 人口激增、需水量猛长??? 愤怒 ??????????? “四盲”吸水河抽干 人为改变河道 消亡? 人口激增、需水量猛长??? 愤怒 ??????????? “四盲”吸水河抽干 人为改变河道 消亡? 人口激增、需水量猛长??? 愤怒 ??????????? “四盲”吸水河抽干 人为改变河道 消亡? 人口激增、需水量猛长??? 愤怒 ??????????? “四盲”吸水河抽干 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 二是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使人们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三是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扩大耕地,开采矿藏,需水量猛长。 昔日碧波荡漾、绿树环绕 今日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 课文中罗布泊的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青海湖、月牙泉也一样,你还知道那些地方或那些方面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 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多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 目前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④课文中强烈的忧患意识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是人!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此句的“又”字有力地指出了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这样人为造成环境问题的悲剧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不胜枚举。 救救青海湖、月牙泉和所有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连用三个“救救”,构成了排比,以强烈的语气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 “一棵棵胡杨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这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胡杨林以人的感情,胡杨林的“挣扎与痛苦”,其实是作者为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惜不已的感情流露。 “站在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