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

一、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气候资源:凡是能够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 原料或能源的气候要素或气候现象。 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二、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所 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我国受气象灾害的危害严重。气象灾害不仅种 类多,而且频繁多发,其中影响较大、较为常 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台风、寒潮、洪涝和干旱 等。 3、气象灾害的防御 (1)防寓于用、用着于防是气象灾害防御的基本原则。 (2)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情预报、预警系统。 (3)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 (4)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 气候资源 太阳辐射 热 量 降 水 风 特点 普遍存在性 数值特征 变率较大 光 照 综合性和非商品性 面状分布 点状分布 气候资源的普遍存在性 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分布图 棉花对热量的要求 资料一: 气候资源的数值特征 发芽10.5--12℃,现蕾19--20℃,吐絮20--30℃,整个生育期≥10℃的积温至少为3000℃,否则就不能够正常生长。 资料二: 由于我国季风活动有强有弱,降雨的年际变化比较大,如98年在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 气候资源有 较大变率 这又说明了什么? 气候资源与农业 地区农业 耕作制度 农业类型 充分利用 间作、套种 塑料大棚和温室农业 立体农业、生态农业 发展远景 农林牧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分布 生产潜力 地膜覆盖 温室种植 ≥10℃积温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后,喜温植物开始生长,喜凉植物积 极生长,此期间内的热量资源直接影响春播作物的生长。 我国各温度带积温和作物熟制 ≥10°积温是评价农业气候资源最重要、最普遍的指标,也是评价热量资源的基础。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两年三熟 南方: 北方: 水田 旱地 南稻北麦(粮食) 南蔗北菜(糖料) 南菜北花(油料) 我国南、北方的三大农作物差异 绿肥-稻-稻 油菜-稻-稻 麦-稻-稻 一年三熟 800 ~ 1600 4500 ~ 5600 210 ~280 长江中下游平原 麦-麦-豆套种 一年二熟 500 ~ 950 3400 ~ 4700 177~220 黄淮海平原 春麦→冬麦→谷轮作 一年一熟 250 ~ 600 2000 ~ 4500 100~220 西北地区 春麦→玉米→大豆轮作 一年一熟 500 ~ 800 1300 ~ 3700 140~170 东北平原 种植制度类型 →隔年 -年内复种 降水(mm) ≥10℃积温( ℃ ) 无霜期 (天) 地区 思考:各地的气候资源决定着该地的________, 包括作物的结构、_____、_____与__ ___. 种植制度 熟制 配置 种植方式 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 、 行或畦间播种或栽植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轮作:一定年限内同一块土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 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 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能缓解旱情 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 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 7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伏 旱 降水多时——排水;出现“空梅”天气——引水灌溉 阴雨连绵——降水多;出现“空梅”天气——干旱 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夏初 江淮地区 梅 雨 防治措施 特点 成因 多发 季节 多发地区 灾 害 引水灌溉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河湖水位下降 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没有到达(或受单一冷气流影响),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 3~5月 华北 春 旱 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的准备,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 狂风暴雨 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的热带气旋 夏秋 东南沿海 台 风 防治措施 特点 成因 多发 季节 多发地区 灾 害 加强警报,做好防寒准备 大风、雨雪、冻害时间长,范围广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 冬半年,以春秋两季最严重 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 寒 潮 地膜覆盖等 春季出现强低温和雨雪天气 极地大陆气团势力强盛 3~5月 东部季风区 倒春寒 低洼地排水,疏浚河流,增加入海口 洪涝灾害 夏季风来得迟,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 6~8月 华北、南方地区 夏 涝 防治措施 特点 成因 多发 季节 多发地区 灾 害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拟定居民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现防洪保险等 降水强度大,时间短形成洪涝,我国南方(和东部)地区多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如锋面、气旋、热带气旋等 夏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