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痤疮是一种有关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为70%~87%,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影响超过了哮喘、癫痫。 不同的皮肤科医师对痤疮治疗的选择存在巨大的差异。有些治疗方法缺乏文献支持,有些甚至是对患者、社会以及患者的经济是有害的。同时,对在皮肤科临床工作但又未经过正规皮肤科专科训练的医师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指南来规范其治疗是及其必要的。 当然,指南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的循证医学的证据和新的药物的出现,治疗指南也需定期更新。 痤疮的病理生理学因素 皮脂分泌过多(雄激素的影响) 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堵塞 细菌感染(痤疮丙酸杆菌) 炎症和免疫反应 关于雄激素需要注意 大多数寻常性痤疮患者的雄激素水平并无异常; 痤疮病情严重的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主要与皮脂腺中雄激素受体分布的密度和对双氢睾酮的反应性等因素有关; 痤疮患者的皮脂构成与正常人有所不同,提示纠正皮脂的构成也是治疗的方法之一。 关 于 炎 症 强调炎症的作用 游离脂肪酸活化; 多肽类物质、趋化中性粒细胞、活化补体; 外酶、超抗原、细胞因子 痤疮的分级 痤疮分级是痤疮治疗及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根据痤疮皮损性质及严重程度可将痤疮分为三度、四级。 痤疮分级方法(分级中强调皮损的性质,不考虑皮损的数量) 1级(轻度):仅有粉刺 2级(中度):除粉刺外还有炎性丘疹 3级(中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外还有脓疱 4级(重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外还有结节、囊肿或瘢痕。 【痤疮的局部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维A酸类 0.025%~0.1%维A酸(全反式维A酸)霜或凝胶: 此剂可以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使粉刺溶解和排出。开始用药5~12d时皮肤有轻度刺激反应,如局部潮红、脱屑绷紧或烧灼感,但逐渐可以消失。故应从低浓度开始,每日晚上应用一次,避免光照后增加刺激性,症状改善后每周外用1次。 关于维A酸的注意事项 外用维A酸类药物多数受光和氧化物的影响; 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处理方法 针对痤疮早期的皮损—微粉刺,应涂布整个颜面部 起效较慢,2-3月才有明显效果 维持治疗的基础药物 外用药物治疗-维A酸类 (2) 13-顺维A酸凝胶: 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减少皮脂分泌,每日1-2次。 (3) 第三代维A酸类药: 0.1%阿达帕林凝胶,每晚一次,治疗轻、中度痤疮有较好疗效。0.1%他扎罗丁乳膏或凝胶,隔天晚上使用一次,以减少局部刺激。 外用药物治疗-过氧化苯甲酰 此药为过氧化物,外用后缓慢释放出新生态氧和苯甲酸,可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溶解粉刺及收敛作用。 可配制成2.5%、5%和10%不同浓度洗剂、乳剂或凝胶,应从低浓度开始应用。含5%过氧苯甲酰及3%红霉素的凝胶可提高疗效。 最大的优势:抗菌效果好,不会出现耐药性 注 意 事 项 刺激反应或过敏的发生率较高 刺激反应与使用浓度有关,停药指证 部分患者会出现暂时性的炎症后色素沉着 涂药部位 外用药物治疗-抗生素 红霉素、氯霉素或氯洁霉素,用酒精或丙二醇配制,浓度为1%~2%,疗效较好。 1%氯林可霉素磷酸酯溶液系不含油脂和酒精的水溶性乳液,适用于皮肤干燥和敏感的痤疮患者。 1%盐酸氯林可霉素溶液也同样有效。 其它外用药物治疗 壬二酸 二硫化硒 5%~10%硫磺洗剂 【痤疮的抗生素治疗】 痤疮的抗生素治疗 口服抗生素是治疗痤疮,特别是中重度痤疮重要的方法之一。 痤疮丙酸杆菌 在众多定植的微生物(包括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糠枇马拉色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等)中,只有活的痤疮丙酸杆菌明确与痤疮炎症反应加重密切关联,故选择针对痤疮丙酸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是重要的出发点。 兼顾非特异性抗炎症 除感染引起的炎症外,免疫和非特异炎症反应也参与痤疮炎症性损害的形成过程中,因此既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又兼顾非特异抗炎症作用的抗生素要优先考虑。 口服抗生素的选择 综合以上因素,结合抗生素药代动力学特别是选择性分布于皮脂溢出部位,应首选四环素类; 其次是大环内酯类,其他如复方新诺明和甲硝唑也可酌情使用,但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宜选择。 口服抗生素的选择 四环素类中第一代四环素类药物如四环素口服吸收差,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敏感性低; 第二代四环素类药物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和赖甲四环素应优先选择,两者不宜相互替代。 对系统性感染目前主要或常用的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在选择中应注意避免。 口服抗生素的剂量与疗程 由于抗生素治疗痤疮有效的重要基础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而不是以非特异性抗炎作用为主,故防止或减缓痤疮丙酸杆菌产生耐药十分重要,这就要求规范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口服抗生素的剂量与疗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