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参 考 答 案
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5CBDDC 6-10 CBBDD
二、讨论分析题
1.答:(1)资源往往有多种用途;(2)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相对于无穷的欲望,资源是稀缺的,这就产生了选择也就是资源配置的问题;(3)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实现的
2.答:(1)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进行总量分析,而整体经济是单个经济单位的总和,且总量分析也是建立在个量分析的基础之上。(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配置的问题,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如何达到充分利用的问题。(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是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来分析这一制度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只分析具体问题而不涉及社会经济制度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这种分析方法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畴。
3.答:实证分析是指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得 Q=(100-P)=2×(100-P)×(-1)×P/(100-P)2=-
当P=60时,ED=-2×60/(100-60)=-3
当P=40时,ED=-2×40/(100-40)=-4/3
即当价格为60和40时的点弹性系数分别为-3和-4/3。
2.解:由题设,ED=-0.15,P=1.20,假设汽油价格上涨△P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则由点价格弹性公式
=-0.15==
△P=1/10×1.20/0.15=0.8(美元)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5 CBDBB 6-10 BBBCB
二、分析讨论题
1.答:(1)区别:
①假设不同。基数效用论假设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可以用基数表示。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所获得的效用值。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只可以进行排序,仅可以用序数来表示。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中。
②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MU,即在预算约束下求效用值的最大化作为工具。而序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
③均衡条件的表达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的表达式是,序数效用论食用的表达式是 。
④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而序数效用论表示效用作为一种主观的感受是无法用基数来衡量其大小的,故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
(2)联系:
①都从市场的需求一方着手,通过推导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上的任一点都表示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
②均为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作是在既定的收入限制条件下追求最大化效用的过程。
③均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是由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的。
④推导的曲线具有相同的趋势,都符合需求规律。
2.答: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的确远远大于钻石,人们从水的消费中得到的总效用大于钻石,但是,根据基数效用理论,水的价格并不是由水的总效用大小来决定的,而是由最后1单位水的边际效用来决定的。由于水资源是相对充裕的,人们从最后1单位水中得到的边际效用非常小,人们只愿意支付很低的价格。相反,钻石是很稀缺的,钻石对人们的边际效用很高,人们愿意支付高昂的价格。这说明,人们愿意为商品支付的价格不取决于商品的总效用,而是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3.答:(1)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各自从对单个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了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形状。
(2) 以下是对这两个理论的简要评价:
①基数效用论大致流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牛津大学的埃奇渥斯和剑桥大学的马歇尔都是其代表性人物。从专业技术上来看,基数效用论被认为具有三大缺点。
首先,效用是一个主观的心理概念,从而它的大小是否能加以衡量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其次,效用既然是一个主观的心理概念,那么不同人的效用之间的可比性是一个更难以解决的问题。
最后,基数效用论的成立依赖于边际效用递减,而边际效用递减又被认为是一种“先验的”规律,即不能加以证明仅凭大家的经验而认同的规律。这种脆弱的理论基础被认为是有损于基数效用论的科学性。不仅如此,边际效用递减还在意识形态上使资产阶级,特别是很富有的阶层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正如马歇尔指出的那样,货币(金钱)也必须服从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既然这样,由于富人持有的货币量远大于穷人,所以前者的边际效用小于后者。如果把一元钱从富人转移到穷人手中,整个社会的效用便会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