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AD.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阿尔茨海默病(AD

阿尔茨海默病(AD) 是发生在老年和老年前期、主要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类型,约占50%,临床上可表现为记忆、失语、计算力、视空间能力及人格行为的改变。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病因及发病机制 分为家族性(10%)及散发性(90%) 家族性:主要与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和早老素基因(PS1,PS2)有关。 散发性:目前肯定有关仅是载脂蛋白E(APOE)基因。 直到目前,关于AD的确切病因还不明确,主要是各种假说。 β-淀粉样蛋白(Aβ)瀑布假说 认为Aβ的生成与清除失衡是导致神经月变性与痴呆的起始事件。 家族性AD的三中基因突变均可导致Aβ的过度生成,从侧面印证啦该假说。 组织病理学:神经炎性班(嗜银神经轴索突起包绕β-淀粉样变性而形成。) Tau蛋白假说 认为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影响啦神经元骨架微管蛋白的稳定性,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形成,从而破坏啦神经元及突触的正常功能。 组织病理学:神经原纤维缠结(过度磷酸化微管的Tau蛋白在神经元内高度螺旋化) 神经血管假说 认为脑血管功能的失常导致神经元细胞功能障碍,并Aβ的清除能力下降,导致认知功能损害。 此外还有炎性机制、氧化应激的多种假说。 三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膳食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 大体病理表现脑体积缩小和重量减轻,特别是海马区萎缩明显 临床表现 AD通常隐匿起病,很难确定发病起始时间,病程呈持续进行性,无明显缓解期。 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认知功能障碍及伴随的生活能力的减退症状。非认知性的神经精神症状、 可分为轻、中、重三个阶段。 轻度 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首先是近事记忆障碍,后期出现远期记忆障碍,对发生已久的事物的遗忘。 面对生疏复杂的事物易焦虑和消极,甚至出现人格障碍,如不爱清洁、易怒、自私多疑等。 此期发生的记忆力减退易误认为是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改变而忽视,因此容易和年龄相关的记忆障碍想混淆,直到出现定向力障碍才引起重视。 中度 记忆障碍继续加重,开始出现思维及判断力障碍、性格改变、情感障碍、患者的生活、学习及社会接触能力明显减退,特别是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巧的衰退。 重度 上述各项症状继续加重,还可出现言语无常,甚至不能完成穿衣、进食等简单的日常生活事项。 MRI PET-CT 辅助检查 神经影像学是最具有实际鉴别意义的。CT上见脑萎缩、脑室扩大,脑MRI检查示双侧颞叶、海马萎缩是诊断AD的强有力的证据。 脑电图、脑脊液中Aβ12和Tau蛋白定量检测、基因检测等有一定帮助。 神经心理学测验在诊断AD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神经心理学测验 大体评定量表:MMSE、HDS、ADAS-co在g 分级量表:CDR 精神行为评定量表:HAMD、NPI 用于鉴别:Hachinski缺血量表 上述量表在评定认知功能领域上各不相同,因此有时需要结合使用。 诊断 AD作为一个症候群,最终确诊依赖病理学。 临床上主要靠临床表现、CT\MRI、神经心理学测验做出诊断,同时需要和其它痴呆鉴别。 目前诊断主要参考DSM-IV和NINCDS-ADRDA。 排除标准 突发起病和卒中样发作; 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感觉缺失、视野缺损和共济失调,尤其疾病早期发生; 病程早期出现抽搐发作和步态障碍。 治疗 由于认知功能衰退的不可逆性,暂时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 有效的生活护理 非药物治疗:职业训练等 对症支持治疗: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处理 药物治疗:改善认知功能和控制精神症状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