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要不要禁止学生间的恋爱行为?
?
恋爱权也是一种天赋人权。
???????????????????????????????????????????????????????? ???????俞炜华
(一)
在网络上Baidu一下大学生谈恋爱,就可以发现大学针对大学生的恋爱行为的规定和干预政策千奇百怪。如福州大学将率先实行“恋爱实名制登记”,学生需要填写恋爱信息,并具体到“姓名”、“学号”、“是否恋爱”、“恋爱对象是否为本省”、“恋爱对象是否为本校”等等;在南京农业大学、西京大学等学校则组建大学生“小脚队”,带红袖章阻止校园情侣的过分亲昵行为;青岛某学院则干脆对谈恋爱的学生开除了事……
大学生间谈恋爱、接吻乃至同居在现代大学非常的普遍。君不见基本每个学校均有情侣角,一对一对情侣在其中分享爱情的甜蜜;女生公寓楼前,在每天在熄灯前,是情侣依依不舍的吻别的天然场所;一些学生甚至将西方的情人节称之为女大学生的“失身节”……。对于“正人君子”而言,大学是学习的地方,情侣们浪费大好的学习时光,过着卿卿我我的两人世界,正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尤其当这些“正人君子”在大学里拥有“决定他人”能力时,对学生的恋爱等暧昧行为开刀也就成为表现权力的良好场所。
大学要不要干预学生的恋爱行为及由该行为带来的暧昧甚至同居行为?这种干预行为有的可能结果是什么?本文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大学干预学生恋爱行为的经济分析。
(二)
学校对大学生恋爱等行为禁止或干预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大学生是学生,学习是其主要任务。但很可惜,现在还没有系统性的证据说明大学生谈恋爱对学习有什么负面的影响。谈恋爱是有因卿卿我我而消耗时间的一面,也有男女学生间相互促进提升学生成绩的一面。即使现在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大学生的恋爱行为会导致学生成绩下降,直接采取禁止恋爱是一种高成本的做法,毕竟大学还有课程考核、毕业条件等制度约束学生的学习的行为,除非大学相关领导认为大学的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如果禁止大学生谈恋爱才能促使学生将精力放到学习上,那么学校是不是也应该禁止学生玩游戏,打扑克、上网、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到大学学习的目标是多元的,找一个知心伴侣或者累积恋爱经验可能也在一些大学生的目标函数中,牺牲一定的考试分数换取恋爱经历可能是这些学生的自愿选择,大学禁止和干预学生的恋爱行为会降低这些学生的福利程度。
大学禁止或干预学生恋爱的第二个理由是恋爱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失恋学生的自杀在每个学校都会发生,禁止恋爱不就是没有这些问题了吗?但仔细分析,这样的逻辑也不成立,如果按照会有大学生应该恋爱而自杀就禁止大学生恋爱,考试不及格学生毕业不了也会导致学生的自杀,是不是规定只要上大学,每个学生的分数一定要及格,不能容许不能毕业的现象发生?推而广之,学生在校园内走路可能遇到“李刚”的儿子,在上体育课会遭遇器械意外等,难度大学要禁止所有这些吗?
大学禁止或干预学生恋爱可能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恋爱,尤其是校园内的亲密行为有“外部性”。你们经济学不是说“外部性”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理由,那么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总无话说了吧。其实,大学生恋爱,尤其是一些亲密行为的确有外部性,会让不少人感到不适,而恋爱的大学生并没有为此不适埋单,如果大学一定要干预学生恋爱等行为外,这是一种惟一有说服力的说法。但问题的关键是,即使不考虑恋爱行为可能的正外部(如像我这种已经过了恋爱季的中年男性在看到恋爱中的男女时可能会觉得很温馨),为消除这种微小的负外部性投入大量本来可以用于聘任优秀师资等资源值不值得?雇佣学生担任干预校园亲密行为的“红袖章”在浪费这些学生时间的同时,是否会伤害这些人的个人品德乃至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因此,就像并不是任何的外部性均需要政府干预外,即使在学生恋爱中的亲密行为有负的外部性,大学在考虑是否要干预时需要考虑干预的成本和收益。
因此,姑且不论大学是否有权干预学生的恋爱行为,但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大学干预学生恋爱、接吻和其它亲密行为并不是一种理性的行为。
(三)
尽管总的趋势是大学对学生的恋爱行为干预越来越少,但毕竟还是有大学的管理者基于父爱主义对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进行干预,下面对这些干预行为的可能后果做一分析。
在分析以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下两个命题。
命题一,作为一个成年人,爱情和性是大学生的重要需求。
命题二,人会面对刺激作出反应。其含义是当约束条件发生变化,人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爱情是作为成年的大学生偏好的重要构成部分,而校规等构成了现实的约束。当校规对大学生的恋爱行为从不干预转变为干预时,大学生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下面分析大学生行为的可能变化。
第一,既然大学干预学生的恋爱行为,如不允许恋人间的亲密行为,那么,学生就会去不干预恋爱行为的地方,如公园等,这会增加恋人恋爱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