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与健康综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病治病 男子以肾为先天,女子以肝为先天。 妇人主血,而肝为血海,此脉不衰,则生生之机犹可望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月事、胎孕关乎冲任二脉。冲脉为血海,血海充盛则月事按时以下;任脉为阴脉之海,总任一身阴经之脉气,又主妊养胞胎,其关键总在于阴血。“八脉隶于肝肾”,肝主藏血,故冲任二脉与肝关系尤密。 肝性喜条达疏泄,而女子情愫易结,喜悲善怒,极易导致肝郁,而有胁腹胀痛、月经失调等病。故举凡女子月经不调、胸胁胀痛、烦躁抑郁、不孕等证,临床多从肝论治,如四物汤之养肝血以调经,逍遥散之疏肝解郁等,每能获效。 传变规律 肝 脾 肾 心 肺 常见病的中医治疗 中医学认为,人是天地的产物,与人类社会、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生理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而且具备自我平衡的能力。当人体在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作用下失去这种平衡时,就会患病。医学的作用就是找到疾病的根本,恢复人体的平衡。所以,治病必求其本。 逆转三高! 健康 亚健康 疾病 传变 重证 逆转 疾病 症状好转 指标正常 痊愈 健康 重证 转危为安 养生 正确方法 中医 正确治法 中医生生之道 中医学之道 是养生治病必求于本为主旨的生生之道, 是辩证论治的发现和发展人的生生之气, 是聚毒药以供医事转化利用为生生之具, 是通变合和谋求实现天人合德生生之效 的健康生态的实践智慧学。 要求: 从实际出发:究天人之际以明乎物我之相分。 实事求是:通健病之变以识环境利害药毒。 有的放矢:循生生之道发现发展人的生生之气。 讲求实效:用生生之具谋求天人合德生生之效 (陆广莘) 家庭养生   儿童时期,生机旺盛,但脏腑娇嫩,故,盛而未壮。因而,养育肌体,令其体质康健;护理肌体,令其体魄健康,此乃父母之重任。   儿童心灵纯正,无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六欲(色、馨、香、味、触、法)之急剧波动或过甚变化。 所以,儿童身体不适,常见于饮食之伤(消化不良,饮食不佳),感受风寒(伤风、感冒),营养不良(缺乏某种营养素),内热壅盛(高热遗患)等而酿成。   小儿发热,乃是常见症。热证因素多,病之诱因繁杂,若究其症源,大致可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多属实症。内伤发热,多属虚症,宜疏散风寒,调理肺机,降六腑之热,驱“六淫”之邪。内伤发热之虚症,宜清除内邪,驱脏腑之邪。   方宜:莲子心(每岁1钱)煎水饮。每日服2~3次,每次服5汤匙。   方宜:黄、白菊花(每岁2朵)煎水饮。每日服2~3次,每次3~5汤匙。      儿童不适,通常畏惧注射针剂,亦不喜欢服食药物。小儿推拿,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医史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推拿方法,简单易学,应用顺手;推拿疗效,显而易见,施术安全。故儿童(8岁之前为宜)病症,施用小儿推拿方法,颇有效益。   儿童发育、生长中,骨骼欠坚实,筋肉见弱,表现气血之不盛。   食方:牛筋5两,栗子半斤,共入砂锅煲50分钟。早、晚食之。 (牛筋,补益筋骨,栗子,补肾健肢,滋肝强筋)   功用:有滋肾、养肝,补气益血,强筋坚骨之功能。   少男少女进入青春时期,生理状况会发生很大变化。第二性征逐渐形成,在这时期,情欲变化较大,如情欲缺乏节制和理性自制,产生了失眠、头昏沉、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学业退步等,就会形成了欠健康。   宜食:莲子(男8粒,女7粒),百合(男24瓣,女21瓣),菊花(男8朵,女7朵),猪心1个、银耳1朵,煲汤,食肉饮汤。   功用:清心、养神、益脑。 行经三忌 行经感冒风寒,不宜发汗,又不宜速用发散药,必俟经血行尽,方可服解表退热之剂。如羌活、麻黄、桂枝、防风、细辛之类。 行经之时,不亦多浴冷水,恐患四肢麻痹;又不宜多饮冷水,恐伤肺气,必患声哑咳嗽,无药救治。 行经不宜饮酒,恐引血妄行四肢;又不宜郁怒太甚,恐经血必停,变成闭经;又不宜骤用补药,恐致蓄血,或四肢疼痛,或五心寒热   妇女更年期生理性绝经,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内分泌出现暂时性的紊乱,从而产生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的症状。   如:失眠、头昏、目眩、出汗、烦躁、心慌、多疑、极易情绪激动等。当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紊乱的功能状况,逐渐缓解后,上述症状便会自然消退。   宜食: 白菜瘦肉汤(清燥热,除虚烦) 芹菜炒肉丝(治头昏目眩,疗烦热不安) 黄花菜炒肉丝(安身,明目,镇惊,解心烦) 苦瓜肉片汤(驱心火,解虚烦,明目,安神)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