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疫情处置工作要求综述.ppt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疫情处置工作要求综述.ppt

  1.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我国一种新发现的,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以发热、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性疾病。 201404 基本知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我国一种新发现的,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以发热、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性疾病。 病原学 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白蛉病毒属(Phlebovirus),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 基因组包含三个单股负链RNA片段(L、M和S) 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 201404 流行病学 地理分布。病例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 发病季节。本病多发于夏、秋季,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 人群分布。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201404 基本知识 传播途径。 目前,认为蜱虫为其传播媒介,直接接触病人病人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可感染,牛、羊、狗等家畜可能为其中间宿主。 201404 Vector Virus Virus Incidental hosts 基本知识 临床特征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鉴别诊断:应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败血症、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 基本知识 实验室检测 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重症可降至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 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 尿常规检查。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 生化检查: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升高。 201404 基本知识 病原学检查。 1.应用荧光定量PCR或RT-PCR进行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 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 血清学检查。 1.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IgM抗体 2.免疫胶体金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IgM抗体 201404 基本知识 诊断 诊断标准。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201404 基本知识 生物安全 应当在生物安全Ⅱ级及以上的实验室开展标本的血清学、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工作。 采集病人标本时可进行一般性防护(穿戴口罩、手套和长袖工作服)。野外采集标本时,应穿着颜色明亮的防护服,并将衣袖或裤管口扎紧以防蜱叮咬人体。一旦发现有蜱附着体表,应当用镊子等工具夹取,不要用手直接摘除。野外作业或活动的人员可使用驱避剂喷涂皮肤。 201404 基本知识 一般情况下无需对病人实施隔离。医护人员和看护人接触病人时应当采取通用防护措施。 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可采取高温、高压、含氯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在抢救或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是病人有咯血、呕血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当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详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预防控制要点》)。 201404 基本知识 工作职责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时,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疑似病例的报告疾病类别应选择“其它传染病”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对于实验室确诊病例,应当及时报告或订正报告。 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进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