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和颅内肿瘤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帕金森病和颅内肿瘤解读

概 述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较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症状。 40岁以前极少发病,60岁以后发病明显增多。隐袭起病,病程缓慢进展。 其病变主要见于大脑的黑质部位 发病年龄:多数60岁,也有较年轻者,40岁以下极少见 病程:隐袭起病,缓慢进展 (慢性进行性) 性别:男多于女 震颤 肌强直 运动迟缓 震颤: 定义:同步性,节律性 静止性震颤、 4-6 Hz 安静出现,隨意运动↓,紧张↑,睡眠消失 搓丸样动作 肌强直:肌张力↑ 铅管样 齿轮样 路标现象 运动迟缓、运动减少: 随意动作↓ 始动困难 精细动作困难 “面具脸” “小写征” 姿势步态异常: 屈曲体态、慌张步态 起步慢,碎步前冲 上肢摆动↓, 转身不灵,停步困难 其他: 言语:缓慢、顿挫不流利、发音单调低沉 自主神经症状:流涎 脂颜 多汗 便秘 直立性低血压 晚期有一定痴呆 1、继发性帕金森病(有明确病因) 动脉硬化性: 多发性脑梗死 脑炎后 药物性 中毒性:CO、Mn、CS2 外伤性:颅脑外伤 2、伴帕金森样表现的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病(症状性PD) 肝豆状核变性 Huntington病 弥漫性路易体病 多系统萎缩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3、其他:抑郁症 特发性震颤 1.以药物为主:改善症状缓解病程 (1)抗胆碱能药:对震颤、强直有效,如安坦 (2)促进神经末梢释放DA和减少DA再摄取:金刚烷胺 (3)DA替代治疗:治疗PD最有效的药物:左旋多巴、息宁 其他: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思吉宁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泰舒达,普拉克索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COMTI): 答是美,柯丹 2. DBS(脑深部电刺激): 药物治疗失效 震颤症状明显 不耐受副作用 一级预防——无病防病   1、对有帕金森病家族史及有关基因携带者,有毒化学物品接触者,均应视为高危人群,须密切监护随访,定期体检,并加强健康教育,重视自我防护。   2、加大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力度,减少有害气体、污水、污物的排放,对有害作业人员应加强劳动防护。   3、改善广大农村及城镇的饮水设施,保护水资源,减少河水、库水、塘水及井水的污染,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4、老年人慎用吩噻嗪类、利血平类及丁酰苯类药物。   5、重视老年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脑动脉硬化等)的防治,增强体质,延缓衰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帕金森病均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亚临床期长,若能即早开展临床前期诊断技术,如嗅觉机能障碍、PET扫描、电生理等检查,将亚临床期帕金森病尽早发现,采用合适治疗,可能会延缓整个临床期的过程。   2、帕金森病早期,虽然黑质和纹状体神经细胞减少,但多巴胺分泌却代偿性增加,此时脑内多巴胺含量并未明显减少,称代偿期,一般不主张用药物治疗,可采用理疗、医疗体育、太极拳、水疗、按摩、气功、针灸等治疗,以维持日常一般工作和生活,尽量推迟抗震颤麻痹药物应用的时间。   3、帕金森病失代偿期应使用药物治疗。 三级预防——延缓病情发展、防止病残、改善生活质量   1、积极进行非药物如理疗、体疗、针灸、按摩等及中西医药物或手术等综合治疗,以延缓病情发展。   2、重视心理疏导安抚和精神关爱,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紧张激动,以减少肌震颤加重的诱发因素。   3、积极鼓励患者主动运动,如吃饭、穿衣、洗漱等。有语言障碍者,可对着镜子努力大声地练习发音。加强关节、肌力活动及劳作训练,尽可能保持肢体运动功能,注意防止摔跤及肢体畸形残废。   4、长期卧床者,应加强生活护理,注意清洁卫生,勤翻身拍背,防止坠积性肺炎及褥疮感染等并发症,帕金森病大部分死于肺部或其他系统如泌尿系统等的感染。注意饮食营养,必要时给予鼻饲,保持大小便通畅。以不断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死亡率。 概 述 颅内肿瘤(intracranial tumors)可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两大类。原发性颅内肿瘤发生于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及残余胚胎组织等。而转移性肿瘤则是指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的肿瘤。 原发性颅内肿瘤的年发病率为10~12/1 0万人。 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年龄组多见。 儿童及少年患者以后颅窝及中线部位的肿瘤为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